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楼主: 啸尘

扬州伊斯兰文化遗迹——西域先贤普哈丁拱北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8 18: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尔来万里为主道,伊斯俩穆东土传。为取主喜舍妻子,穆圣光耀后裔灿。
发表于 2015-2-25 17: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普哈丁墓及阿拉伯人墓碑
《扬州市志(中册)》
位于市区解放桥东堍古运河东岸土冈上。墓园俗称“回回堂”。普哈丁相传为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第16世裔孙,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来扬州传播伊斯兰文化,前后10年之久,并在城内创建礼拜寺(今仙鹤寺),死后葬于此。穆斯林尊其为先贤墓。其后又有于南宋来扬传教的阿拉伯人撒敢达和明代来扬传教的阿拉伯人马哈谟德、展马陆丁、法纳附葬墓园内,并有民国16年出土的元代阿拉伯人墓碑保存于此。墓园历代屡有修葺,并于西南隅增建清真寺。现存建筑多为清人遗存。1953年、1959年分另进行过维修。1983-1985年,省、市政府累计拨款17、4万元大修墓园和清真寺,并在墓园内东南侧新建望月亭。
普哈丁墓包括墓园、清真寺和园林3部分,建筑形式中阿结合,具有地方风格特色。大门西向临河,拱门上有“西域先贤普哈丁之墓”石额,门内左侧为清真寺,有礼拜殿3间。迎大门正中为有栏板的石阶,拾级而上即达二门。门厅面阔3间,明间4角攒尖顶,正面门额题:“天方短()”。门内为庭院,北侧有3间南向小轩,后带抱厦,迎面为西向小轩3间。院中有古银杏,浓荫下有两座南北相向的对亭,北对亭内东壁上嵌有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立《先贤历史记略》碑,过此亭向东北有最大的墓亭即普哈丁墓。墓亭平面呈方形,四壁皆有拱门,南门东壁上嵌清雍正四年(1726)立桃形图案竖碑,上镌“西域得道先贤补好丁之墓”。墓亭外为4角攒尖简瓦顶,内为砖砌穹窿顶。亭中央有伊斯兰教徒塔式墓盖顶石,5层矩形,每层平面雕牡丹纹饰,立面刻缠枝草和如意花纹,第3层立面上阳刻阿拉伯文库法体《古兰经》章节。墓亭东北有银杏1株,老干虬枝,是与墓园同龄的古树。
墓园内另有几座墓亭,形式结构与普哈丁墓亭相仿,但体量较小。与普哈丁墓亭西南角毗连的1座,一说是展马陆丁和马哈谟德这墓。与此墓东南角相毗连的一座是法纳墓,南面门上有石额,上刻“宋德示右元年西域至圣一十六世后裔大先贤普哈丁,宋景炎三年西域先贤撒敢达,明成化六年西域先贤马哈谟德,明成化五年西域先贤展马陆丁,明弘治十一年西域先贤法纳,乾隆丙申桂月重建。”
南面对亭内,西壁上嵌有光绪二十六年(1900)七月立《重修先贤普哈丁墓》石碑1通。亭西有墓亭,内有两墓塔,一为明人王鉴墓,另1座无考。在墓园内还分布有30座墓塔和两块墓碑,墓主人是明清以来卒世的中国穆斯林和阿訇,墓园东南是新建的两层望月亭,从望月亭向东有门通园林部分,门东上有“先贤遗迹”石额,墓园,清真寺与园林整个占地面积达1、5万多平方米。
元阿拉伯人墓碑在普哈丁墓西北碑亭内,计四通八面。民国16年拆除城南挡军楼时出土,先置于仙鹤寺内,1960年移此保存,1984年建碑亭。形式仿墓亭,平面呈长方形。四通墓碑置亭中石座上,碑身周边雕有精美的纹饰,两面有碑文,记载墓主姓名,身份和卒葬年月,并刻有《古兰经》章节、伊斯兰教格言以及颂词、祷文,墓主人均为元代中叶大德六年(1302)至泰定元年(1324)间卒葬于扬州的阿拉伯人,普哈丁墓和阿拉伯人墓碑,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扬州市志(中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出版 1997年3月第一版)




发表于 2018-1-11 12: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六世后裔的话和宋代年间,不太对应吧?
发表于 2020-10-18 17: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4-3-29 21:1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