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楼主: hanxiaolong

天方先贤卜哈提亚尔墓园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25 17: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5 17: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回先贤卜哈提亚氏古墓园变迁始末  
张文辉
清末民初杭州拆城,在城墙下出土古墓三冢。据阿拉伯文碑记,系中亚西亚波斯人卜哈提亚氏及二从者之墓葬。出于对“天方先哲”、“回回始祖”的敬仰,当时邑绅人士改奠建墓园于清波门湖马路(现南山路)清波街口。穆民尊呼“筛海坟”、“爸爸坟”,世代瞻拜。50年代末墓园骸骨简迁至杭州市余杭县五常乡留下回族公墓。60年代“文革”时被砸。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党和政府落实民族、宗教政策,于1990年在清波门原址复建竣工。我们经过史料查考和对杭州城廓变迁的研究,以及对一些知情者及其子女的查访,现将卜氏古墓园变迁始末记述于后。
    一、杭州拆城与卜氏墓园
    丁卯年九月(公元1927年)回回贤达陇右马福祥将军和夫人为卜氏墓园在清波门落成来杭,拜记的碑文中述:“杭州拆城时出古墓三冢,据阿拉伯文碑为天方先哲卜哈提亚氏及二从者之墓”。据查《辞海》杭州条:“民国时代公元一九二七年拆城区设市。”当时拆除了清波门至涌金门至钱塘门沿西湖东岸岸边构筑的古城墙。福建省社会科学院提供的《史料汇编》谓“杭州工务处拆城筑造环湖马路时曾于清波门城墙之下,掘出古墓三座,碑禊大方,上镌阿拉伯文字,刊刻高古,鲜能辨认。据回教经师考译其文,系为唐、宋时代该教先贤等墓,后来将墓迁此保存。”经查考卜哈提亚氏清波门墓园原始档案(档案登记表编号000089地形图编号3-101-C;地籍图幅号1125。利用效果:原凤凰寺坟地)与清波门卜氏墓园现存回教凤凰寺所立界石相符。
    二、杭州筑城与先贤墓
    杭州城始建于隋朝,扩建于晚唐五代吴越。南宋时扩建东南部。
    ——隋朝文帝派“杨素选定凤凰山为杭州的州治,并依山筑城。周围三十六里九十步……西部接近西湖东岸(杭州城西面的城墙)就是现在的湖滨路一带,北直到钱塘门(今六公园附近),这是杭州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州城。
    ——唐代镇海(军)节度使钱鏐,公元907年封为五代十国的吴越国王。建都杭州,宫殿筑在凤凰山。钱鏐在隋唐杭州城垣的基础上,大加扩展,内有子城为宫殿所在,外有夹城和罗城共三座。唐昭宗大顺元年(公元890年)又筑新城50余里,因为依附旧城所以叫“新夹城”。到景福二年(公元893年)也就是钱鏐当镇海军节度使那年,他动用20余万人工,再筑“罗城”即“城外城”。吴越城墙全部沿用古代版筑的方法,就是二边用夹板,中间填土夯实,城上还设有“敌楼”。钱鏐说:“十步一楼,可以为固矣。”因为公元890年至893年就动用人工20余万,故有人深夜在宫门上写道:“没了期,修城才了又开池。”
    ——南宋赵构皇帝在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春,“行在”临安府(杭州城)。凤凰山为南宋皇城所在地。“南宋时杭州城,分内城和外城。内城也叫‘子城’,外城也叫‘罗城’。除东南部分是后来扩建的外,西北部比旧城稍紧缩,其他部分还是五代吴越时的规模。”
    《杭州史话》的《杭州历代城廓变迁图》所示也与上述记载相符:一、杭州城垣始于隋沿于唐——图中称“隋唐杭州城”;二、晚唐吴越公元890年至893年依附旧城“版筑法”填土修城。拓宽而固,再筑城楼,并把城廓扩大于东北部,一直沿用至南宋——图中称“五代吴越都城”;三、吴越都城沿至清代又向东扩展城廓——图中称“清代浙江省城。”
    上述这些史料说明,杭州历朝扩展城廓,筑建成城墙的方向都是在隋始建的杭州城的东面。历朝杭州城西面是邻近西湖的城墙,与西湖邻界。也就是说,自隋始建杭城以后西面的清波门到涌金门至钱塘门的接近西湖东面的城墙,历代都没有移动过。故而图中此段城墙的基线历朝都叠加在一条线上,《西湖志》西湖全图也明确地绘制了清波门到涌金门至钱塘门的此段城墙。
    1927年拆此城墙时目击者,现年85岁的谷德荣老人(小名谷阿三)讲:“这三座‘回子坟’是在清波门过去向北,现在的南山路勾山里和广福里的城墙下面的,我看他们掘出来的,都是烂糊泥(泥土)。挖出来的地方就是现在南山路‘柳浪公园’门口过去二根电线干儿的城墙下面,拆城墙的朝代是孙传芳。”(孙传芳:1925年任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驻杭)。目击者所指地点,在1957年出版的杭州《南星桥地图》上叫环湖南路。福建省社科院提供的《史料汇编》称环湖马路,现称南山路。《杭3-101-C地图》对勾山里有标示。
    综合上述资料和目击者所言,可以提出这样的看法:卜哈提亚氏及二从者归真后始葬于隋朝所建杭州城西,现西湖(当时浅海湾)边,即杭州城的西南角清波门北侧城墙的东面靠城内的城基边。晚唐吴越修扩城墙,造城楼,依附隋始建的旧城“架险而版筑”“城外城”、“新夹城”,填土时把古墓三冢埋没在修宽的城墙下面,故目击者看到出土地点与史料记述相同。目击者说拆城时是在泥土中挖掘出古墓三座,这与吴越修筑城墙时使用夹板,填的是土,再夯实的古建筑方法相关。由于填的是土,所以在出土时能够完好地保存了原有的塔式石墓盖和“刊刻高古、鲜能辨识”的阿拉伯文碑。自晚唐吴越王修筑杭城距今已有1100之久,埋在此城墙下的卜氏古墓当建在1100年之前。同样对出土的阿拉伯文碑,当时据回教经师考译其文,也系唐代该教先贤之墓。
    三、卜氏墓园的复建与骸骨的葬礼
    为了在原址复建卜氏墓园,我们采用了老一辈回民丁瑞华、马钟琪等教胞生前收集的有关卜氏墓园的史料。为完成先人的遗愿和回回民众的愿望,杭州市伊斯兰教协会于1986年组织调研。1986年汇集了有关史料和现场测绘资料,完成 了原址复建成套蓝图的设计,写出专题调研报告。在杭州市伊协主任出席全国伊斯兰教代表大会时面呈中国伊协,要求复建。并报送杭州市政府有关部门备案。《清真先贤卜哈提亚氏古墓园调查报告》经整理后刊在《东南沿海伊斯兰教文史研讨会——上海会议汇刊》。
    此事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原杭州市政协主席周峰及秘书长等视察凤凰寺时,细心地察看了卜氏墓园的调研史料;同年中国伊协副主任安士伟到杭州伊协视察后,给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全国政协宗教组调查组的手笺中指出:“根据国内国际形势发展与国内国际工作的需要,……要求修复宋代的阿拉伯人布赫梯亚尔墓园”。1988年9月泉州召开东南沿海地区伊斯兰教文史研讨会后,中国伊协办公室主任和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在杭州伊协的陪同下,赴清波门卜氏墓园古址察看了现场。
    同年11月5日,在杭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处的重视和支持下,杭州市伊协根据1988年10月的“修复方案”成立了“卜哈提亚氏古墓园复建组”,由何道谋阿訇会同张文辉、丁永中等八位穆民组成。在杭州回回民众倾其力、尽义务的热情支持下,艰苦地开展了回迁工作和复建工程。由于资金少,涉及面广,特别是社会协调工作非常复杂。自1987年至1988年,杭州市伊协发文要求复建的报告不少于12件。为了办妥在世界名城杭州的西湖边上施工复建卜哈提亚氏古墓园的合法手续,杭州市伊协反复联系,久经周折,于1988年11月15日得到了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的批文同意;11月28日杭州市规划局批示:“按图3-101-C红线原址复建”。即日该局发给工程许可证。又于1989年1月26日领取产权监理证;同意在图示红线范围用地165平方米。办理了各项合法手续,从而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卜哈提亚氏墓园主体工程完成后,杭州市伊协在1989年4月19日按伊斯兰教教义举行先贤骸骨回迁复葬仪式。由中国伊协委员、杭州凤凰寺教长张云溪阿訇和何道谋阿訇主持,甘肃谢万绿阿訇和凤凰寺四师父王太顺礼仪后拾先贤骸骨于“经合子”,由20余名回回青年和海里凡抬送至殡仪车并护送直达清波门墓园举行穆斯林葬礼。参加葬礼的还有杭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处有关领导;杭州市伊斯兰教协会全体委员及凤凰寺寺管会全体成员;卜哈提亚氏墓园复建组全体成员和上海市伊协委员李桂芳同志等百余人。卜哈提亚氏古墓园复建整体工程于1990年4月圆满竣工,总耗资8700多元。
    四、阿拉伯经文和“马尔石”——塔式石墓盖
    刊于卜氏墓园复建的阿拉伯经文,由80高龄的张云溪阿訇认真地书写了近百幅,选用三幅。“太丝米”和敬录古兰经,意为“人总是要归真的”,分别刊于新立两碑首额;一幅为波斯文,意“这是先贤卜哈提亚氏墓流芳百世”,刊于墓园门柱的铜质铭牌。何道谋阿訇敬书两幅:一幅刊于墓园门冠,意为“尊敬的阿拉伯哲学家先贤卜哈提亚氏墓”,幅面2.2米;另一幅刊于墓园座墙正中,是直径1米的圆形的巨幅阿拉伯“清真言”,意“除了安拉[乎]再没有神,穆罕默德是安拉[乎]的使者[应为“钦差”]。”这与1930泉州城垣出土的伊斯兰教石刻碑上部用阿拉伯文拼绘成的圆月图案如出一辙,他们的章法、笔法、布局和排列几乎完全一样。传到中国的阿拉伯“清真言”已千年之久,圆月形经文原始精华传至今日尚如此逼真,令人惊叹!
    1986年12月我们得到留下回族公墓护墓人的帮助和指点,重新发掘,再次出土了分散在留下公墓东南山麓已被砸碎的卜氏墓塔式石墓盖。同时进行了规范测绘,经穆民张文辉设计制图完成三个单体成套蓝图,实为调研主要史料,也是复建工程的主体资料。福建省社科院《史料汇编》:此石墓盖“形制是用多层石级叠起,石面上满雕精细美丽的卷草等花纹……此墓石即是伊斯兰教纪念性建筑之一种。”《泉州伊斯兰教石刻》图92的塔式石墓盖:“出土于1972年泉州通淮门外…顶石中部雕一块菱形的披巾,具有这种艺术雕刻的石墓盖在泉州为首次发现。顶石雕披巾的墓盖石曾发现于扬州。”其实1927年杭州早有发现。从杭州千年古城之下出土的卜氏古墓三冢“筛海坟”,其中两座顶石上精刻着菱形华美的精细披巾,其花纹图案也在丝绸精品织物之中常用展现沿用。塔式石墓盖,杭州回民叫“马尔石”,当地汉民称“回子坟”,穆民称“筛海坟”、“爸爸坟”。1989年春,我们请拆城目睹者谷阿三老人和清波门古墓园原始管墓人朱阿渭(1967年亡故)之女现年70岁的朱静芬老人,分别到在复建中的墓园现场察看,请教史实。朱讲:“我父13岁开始管‘回子坟’,当时困难,每月张寿伯(原凤凰寺董事长)或冯家、丁家付三四斗米过日子……。”谷老伯还站在墓园拐角指向南山路北向,比划着拆城墙的情况。他们两人指出的共同点是:“现在的‘回了坟’和本来的一样,就是总好像比本来低,原来还要高大,人要爬上去的,是一级一级的,现在低了一半。”
    50年代拆墓园,简迁留下时,把三个穴墓占地缩小到25平方米。前无园门,后无座墙,碑也没有立,塔式石墓盖是分层抬上山的,由16人分成两组抬,每片重约1200斤,算小的。原来在清波门墓园最高的一座塔式石墓盖是11级叠加而成,高约1.6米。小的是六七级组成。在简迁留下时实际上只抬上去自顶石至下的四层,叠加高度约0.6米。“文革”时“马尔石”被捣毁,由于太重及护墓人的反对,只砸碎部分,其余的散于山麓。但“造反派”还是刨地三尺,掘墓穴,撬穴板。其中一墓穴板盗走,另一墓首尾穴板被劫。正中卜氏穴撬开后,在盖板内侧用红漆涂写四个大字“红卫兵封”。拜记碑石被埋入防空洞中,阿文碑至今查无着落。现在修复用的太湖石是张寿伯的后辈敬赠的,碑文是原碑拓片而成,现在的“马尔石”每座四层高约0.6米,均是原始卜氏墓塔式石墓盖的顶冠部分,所以我们在留下测绘和设计图中称“墓冠”。它们的高度比不上过去,但比其他古寺先贤墓的塔式墓盖略高,层数差不多。
从卜哈提亚氏古墓园变迁始末的考察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年)来中国的马可波罗曾为海上丝绸之路作出了伟大的贡献。1100年前就定居丝绸之都吴越古都的波斯人卜哈提亚氏和其他阿拉伯人,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功不可没。(政协杭州市委员会文史委编 《杭州文史资料·第23辑》 1999年12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4-3-28 21: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