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楼主: 清真绿茶

教义学名著《大学》作者: 艾布·哈尼发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7 01: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拉齐在他著的《本体分类》一书中吟了这样一首诗:
                  理智的脚步最终被束垮
                  所从事的目标只是迷误
                  精神在极度的孤独之中
                  大半生的研究
                  除了闲言碎语外
                  得到的只是悲伤
    拉氏说:“我对‘凯拉姆’学和诡辨学有深刻的体会,这种学说根本治不了病,更解不了渴。我发现最好的莫过于‘古兰学’。”他说:“谁像我一样体验一下,那么,他必会与我同感。”
    舍赫斯塔尼【舍赫拉斯塔尼(1086一1153)中世纪伊斯兰哲学家、宗教史学家,出生于今伊朗呼罗珊的舍赫拉斯坦而得名。主要代表作有《宗教与教派》、《信仰学观》、《驳哲学家》
等。】说:“我在‘凯拉姆’学者和哲学家身上除懊悔和狼狈外什么也没有看到。”他写了这样一首诗:
                  我察访了许多学院
                  看到许多学者
                  有的手托下胯一脸困惑
                  有的咬牙切齿悔恨莫及
    艾布•麦阿里•朱韦尼【朱韦尼(1028一1085)伊斯兰教逊尼派教义学家。生子伊朗内沙布尔一宗教学者家庭,有麦加,麦地那“两圣地伊玛目”之称。】说:“我的弟子们啊!你们不要忙于‘凯拉姆’哲学,如果你们知道‘凯拉姆’对我造成的影响,你们决不会去研究它。”他在临终时说:“我一生研究‘凯拉姆’学而已深深陷人了争论的泥潭无法自拔,并与所有的伊斯兰学者脱离了关系。如今,要是安拉不以他的恩慈来弥补我的过错的话,那么,朱外尼就彻底完蛋了。唉!我将要带着尼沙布尔的奶奶一样的诚信进入坟墓了!”
    胡斯鲁•夏西(他是拉齐的门生之一)有一天,他看望一位朋友,两人在闲谈中他问这位朋友:“你的诚信怎样?”朋友回答:“和其他穆斯林一样呀!”“是呀,是呀,你多么幸福!但是我……以主起誓,我连自己的诚信是怎样的都不清楚!”说着说着他哭了,直至泪水淋湿了胡须。
   霍奈吉在临终的时候感慨说:“唉!我这一生除了认识自己是个无足轻重的需求者外【原文:除了我这个可有可无者,需求使我的存在偏重于我的不存在的安拉外,我还有什么成就呢?】得到什么呢?需求毕竟是人的本性。我将要离开人世,但我还是一无所知哪!”
    有一位学者说:“我一到晚上便蒙头倒在床上想对策,想怎样驳倒对方,有时想到天亮。但一经辩论还是胜者不足败者有余。经历过象我的人生的人,要是安拉不以其恩慈弥补他的过错的话,他就会变成叛教者而死亡。”故治这种病的最有效的办法是要抛弃杂念,平心静气地向安拉哀求:“监控心灵的主啊,求你让我的心灵稳定在你的教门上吧!”
    第六,仅仅凭理性思维来解释教门,这是“比达尔提”,何况在“认主学”的领域里。
    阿里•伯孜德韦在其著《教法渊源》中说:“伊斯兰教法中没有理性被肯定的证据,也不可在没有经典支持的情况下将理性作为证据。所谓证据就是伊斯兰的基本原理,人的理性没有资格做为证据。谁在没有经典明文证据作后盾的情况下将理性作为证据,那么,他超越了作为人的界限”。
 楼主| 发表于 2009-2-27 01: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一味地关注着哲学家的理论,而将安拉的话抛在一边。整天跟自称学者的搅在一起。对此,安拉在《古兰经》中提醒人们谨防这些假学者:“当你发现他们深究我的迹象的时候,你应当避开他们,直到他们谈论别的事。”即当他们以自己的想象妄加解释我(安拉)的迹象时,你应当避开他们,直到他们谈别的事。因为,妄加解释古兰或许导致不信,或许导致犯罪。要知道,解释教义方面出现的错误是不可饶恕的。它与解释教法不同,教法上出现的错误不但不受责备,而且还有回赐。因此,安拉说:“我以古兰使许多人迷误也使许多人以它得正道。我降示它可以给信士们治疗并赐给他们恩惠的古兰,它会使不信道者更加亏折。”
    穆圣说:“《古兰经》即是你的辩护者又是你的控告者。”它如尼罗河的水,对穆萨的民众是甘霖,而对法老的党徒们则是血液。
    因此,作为穆斯林,首先,必须要遵从万圣的领袖所带来的经典(律例),因它是符合历代各先知的信仰—“陶西德”的。只有他们才能够正确地解释安拉的沙里亚。
    安拉在《古兰经》中强调人们追随使者的重要性。他以自己的本体发誓说:“指着你的养主起誓,他们不会成为信士,直到他们请你判决他们之间的纷争,而他们的心里对于你的判决毫无异议,而且他们完全的顺服。”
    同时,他告诉人们,伪信者们乐意抛开使者而请别人判决。当他们被请到安拉那里,由古兰和圣训来判决的时侯,他们就拒之千里,并声称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出于友善、团结、谨慎,正如有些“凯拉姆”学者和哲学家,他们声称:我们这样做,只是为了在先知的话和哲人的话之间很好的调合,从而完美伊斯兰思想体系。又如很多假修士,他们声称:我们所做的都是信仰与认知结合,教乘、道乘和真乘三个修练过程进行调和的结果。其实他们所做的都是为了维护各自的虚伪观点和门户之见,是他们所玩弄的伎俩而已。他们声称:安拉是与肉体合化、连接和分离的,是普遍而存在的,万物就是安拉本身;声称自己已达到“人主合一”的境界,其实,他们与安拉的距离越来越远。
    所以,离开穆圣所带来的经典(古兰)而为自己的宗教寻求其它途径,并为自己的这种做法而自我感觉良好者,他虽能取得或多或少的成就,但很难达到他所要求的目标。因为使者带来的足以让他能够辩别真伪,他却弃之而去。
 楼主| 发表于 2009-2-27 01: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都是前辈精英们的道路,即再传弟子以及后来的各教义学家、经注家、圣训学家、苏菲大师(如:达吾德•塔因、麦哈西比、沙尔•西迪韦、库尔赫、朱乃德、巴格达迪);后辈学者(如:艾比•奈基姆、赛哈赖瓦德)以及苏菲学者(如:谢赫•阿布杜勒•戛迪尔、艾比•戛西姆•古舍尔),甚至后辈一些不霄子孙们都紧跟的道路。
 楼主| 发表于 2009-2-27 01: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 论安拉

凭安拉的襄助,下面我们将论述大伊玛目艾布•哈尼发对“认主学”的论述。本著《大学》为大伊玛目之名著,本著暗示人们应当重视“认主学”,因为这种学科主要论述信仰的基本和信仰正确的要素,它也是善行的最高意义。
    在论述之前,大伊玛目首先提出了“台思米”(即:奉普慈特慈的安拉之名)。它包括了法谛哈章的全部内容。
    “奉普慈特慈安拉之名”这句最高言辞,表面上是一句陈述句,但意义方面是个祈求句,尤其词句中包括的“安拉”这个尊名,它汇集了安拉的所有美妙和清高的德性。因此,赫沙姆由穆罕默德•本•哈桑传述大伊玛目说:“安拉的尊名之最乃是‘安拉’。”塔哈韦和许多苏非派学者也赞同这种主张,甚至他们认为,在“安拉”这个赞词之上再没有赞词(迪克尔)。
“安拉”这个词是个特殊意义的词,能出口成章,但不具有派生渊源,正如很多伊玛目所主张的那样。其中有艾比•哈尼发本人、穆罕默德•本•哈桑、沙菲仪、哈里利、赞扎孜、伊本•凯散尼、哈来米、两圣地伊玛目(朱外尼)、安萨里和赫塔比等学者。
 楼主| 发表于 2009-2-27 01: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节论“陶嘿德”的根本
大伊玛目说:
    “陶嘿德”(认一)的根本及端正信仰的是必须作证:“我归信了安拉、天使、经典、使者、**、前定、后世清算和称功过以及天园、火狱”。
注释:
    “‘认主学’的根本”,本著是认识安拉独一的最正确的基本论述。
    有一天,一伙哲学家来到大伊玛目那儿,要跟他讨论有关安拉存在及独一方面的问题。见面后大伊玛目对他们说:“我们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首先你们告诉我一个问题,假若在底格里斯河上,一艘满载着食品和货物的船舶在航行,船上没有任何人,船自己装载,自己下锚,又自己御货,然后自动停靠在码头上,这可能吗?”他们听后不加思索地回答说:“这怎么可能呢,这永远是不可能的!”大伊玛目对他们说:“这艘船不可能自我运作的话,那么,这么井井有条的世界怎么能自己运转呢”。
    苏菲大师伊布拉欣•哈瓦斯说得好极了。
    诗曰:
                    真理之路已昭然若揭,
                    还有谁要求你引证据典?
      又诗曰:
                  你显现了,对任何人没有隐藏,
                  除了连月亮都看不见的瞎子外。
      又诗曰:
                真奇怪!怎么否认者会否认呢?
                凡一举一动都证明着安拉的存在,
                每件事物中都有许多迹象,
                —表明着安拉的独一。
    所以在《法谛哈》章中,安拉一开始就强调人们要认主独一,而后拜主独一,要求人们首先认识安拉。认主独一是拜主独一的基础,拜主独一要以认主独一为前提,二者不可颠倒。
    甚至,整个《古兰经》都在论述着这两种“陶嘿德”,因为《古兰经》要么论述着有关安拉及其德性、尊名和行为,这叫认识性的“陶嘿德”;要么号召人们去崇拜独一无偶的安拉并要求他们放弃崇拜除安拉外的一切东西,这叫要求性的“陶嘿德”;要么要求人们行善,禁止人们做恶,鼓励人们坚持善功,这是对“陶嘿德”的实践和完美;要么论述认主独一者及其行为在今后两世所取得的回报,这是对认主独一者的许诺;要么叙述了以物配主者在今后两世所遭受的惩罚,这是对背叛“陶嘿德”者的誓告。
    如下:
    “一切赞颂全归安拉”叙述着“陶嘿德”;“普慈特慈的主”叙述着“陶嘿德”;“掌管报应日的主”叙述着“陶嘿德”;“我们只崇拜你,只向你求护佑”叙述着“陶嘿德”;“求你引导我们上正路”,即指引我们走向“陶嘿德”的道路;“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误者的路”,即认主独一者的路,而不是背叛“陶嘿德”者的路以及迷失“陶嘿德”者的路。
 楼主| 发表于 2009-2-27 01: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圣训》也对“陶嘿德”作了更具体的说明。所以在教门的原则方面我们再不必顾及某个人的主张、思想或者是审视。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就不难发现,穆斯林中间教派林立,众说纷纭,都是违背古兰、圣训而引起的。
    安拉说:“我已为你们成全了你们的宗教,我已完成我所赐给你们的恩典,我已选择伊斯兰做你们的宗教。"(3:19)
    又说:“这(古兰)是对众人的充分表示。我降示你这部经典可
以对他们常常诵读,难道还不能使他们满足吗?”
    又说:“凡使者带给你们的,你们都当接受,凡使者禁止你们的,你们都当戒除。”(59:7)
    塔哈韦【塔哈韦(854一933)是塔哈韦学派的莫基人,与什尔里学派、马吐里德学派并称为伊斯兰教逊尼派三大教义学派。】在其著《教义信纲》的前言中说:“依我们所解释的,依我们的私意所象想出来的一切都不是人们应当遵循的。因为只凭个人解释只能给教门带来纷争。”
    “端正信仰的根本是”,即信仰只有依靠它才得以端正的是……,这句话与“所谓‘非格亥’就是一个人认识对自己有利的和有害的”这句话在表达方面有相似之处。
    大伊玛目对安拉的存在这一话题避而不谈,因为,他认为安拉的存在是每个人的天性中固有的【所谓天性中固有的,是因为安拉使人的本原作证的那时起,人类已经承认了安拉的存在,即安拉说:“我不是你们的养主吗?他们一起回答:‘是!’”】,故不必再去研究了。
    安拉说:“他们族中的使者对他们说:‘难道对安拉—世界的创造者—你们还有怀疑吗,如果你问他们:‘是谁创造了天地?’他们就会说:‘是安拉’!”
    而差圣降经只是为了解释安拉的独一而不是解释安拉的存在。因此,历代所有圣人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倡导“万物非主,惟有安拉”。他们从未奉命倡导教民安拉的存在,而是劝化他们不应崇拜安拉外的一切,说明除安拉以外的都不是神。
    “归信安拉”,这句话引申出下面论述:即口头表白是信仰的组成部分,但未常现露的;或只是教法判决一个人是否为信士的条件,各派学者对此各抒己见。
    大伊玛目和马吐里德赞同后一种观点;艾什尔里派认为后一种观点较为正确;伯子德韦主张:“心里归信了而未在口里表白者,尚未成为信士”。这也是大部分教法学家的主张。
    原文没有要求“我作证”一词,即大伊玛目未提到“必须作证我归信了安拉……”。沙菲仪派中将“我作证”一词作为条件者持有异议,他们引证了下面圣训,即穆圣说:“我奉命与人们作战,直到他们作证‘万物非主,惟有安拉’” 。与此同时,另一段圣训却未提“作证”一词,只说:“直至他们表白……”。
    “归信天使”,即归信他们是安拉可敬的仆人,他们只奉安拉的命令而行事,他们对安拉没有一丝怨言,他们不犯任何过错,也不违抗安拉一丝,他们也不具有男女性别。
    安拉在《古兰经》中驳斥了天使是安拉的女儿的谬论。“他们将至仁主的奴仆—天使妄称为女性,难道他们见证其创造吗?他们的妄称将被记录并将受询问。”(34:19) 《宗教原理大全》中提到,天使没有享受乐园的恩典和见主的特恩。他们是一种妙体,能变各种形象。有两个翅膀的;有三个翅膀的;也有四个翅膀的,他们一般居住在天上。
    “归信经典”,即归信安拉降示的一切经典,如《讨拉提》、《引支勒》、《宰道尔》、《福尔刚》等。
    “归信使者”,即归信所有列圣。因为“使者”一词包括了所有列圣,无论是肩负使命的与否。
    从大伊玛目的话中可以看出,先知和使者虽字面不同,但意义相同。但大多数学者主张,使者比先知较狭义。
    我们没有确定天使的数目,以免把不是使者的叫使者,而将真实的使者排出在外。
    原文将天使列为仅次于安拉之后,是因为先天使把经典送到使者手里,否则,安拉的言语比天使贵。
    “归信死后复生”,阿语为“巴阿斯”,这个词有两种意思,即“死后复生”和“差圣”。这里的意思是“复生”,尽管“差圣”亦属信仰的信条也罢。
    “复生”指原体朽坏后复生再造,证据为安拉说:“在**你们将被复生”。又说:“你说:‘初次创造你们的主,将复活你们’。”
 楼主| 发表于 2009-2-27 01:5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麦杂绥德)经上说:概括地归信复生乃是伊斯兰的基本信条,否认者为不信道的人。
    有人说:“伊斯兰的复生观与佛教的‘轮回说’有相似之处”。所谓“轮回说”就是,灵魂由一躯体投胎到与原体毫无关系的另一躯身中。圣训说:“乐园的居民都是花季少年,火狱的居民都是撩牙如峰。”因此,哲拉鲁丁•鲁米【哲俩鲁古•鲁米(?一1273)波斯著名诗人和苏非大师,毛拉维教团创始人生于巴尔赫(伊朗境内)。著有《玛期纳维》诗集。】说:“任何一种宗教都带有‘轮回说’的痕迹”。
    是呀!如果第二躯体不是由原体的部分肢窍中产生的,那么可以用“轮回说”来表示,倘若把伊斯兰的复生观说成“轮回说”,那只是顾名思义罢了。
    轮回说者认为,一个人死后,其灵魂投胎到今世某个婴儿身上。正因为他们不相信后世复生,不信乐园,不信火狱,不信**,故有此主张。
    有人认为,“每当他们的皮肤烧焦时,我更换新的皮肤”这节经文的意思是:享受回赐或受到惩治的不是行善者或作恶者本人,而是另外一人,这种解释是错误的。我们说:惩治作恶者的目的是让做恶者感到痛苦,只有灵魂才能感觉到痛苦,尽管躯体作“中介”。但灵魂是不灭的,躯体的一部分窍数亦然。难道不是吗?有人对童心未眠的老人说:“他就是原来的他!”即使他的形态有所变化。不能对年轻时犯了法却在衰老时受罚的人说:“青年人犯法,而法律却使老人受法”。火狱的居民撩牙如峰是,由于它的罪恶才变成这样,而不是另外一个人。
    《舍热哈•麦瓦格夫》经上说,“原体”乃指生命开始至终结这段时间内形成的躯体肢窍,有人说,它是指最初形成的躯体肢窍,即灵魂与肉体结合时的躯体。由此看来,否认聚合肢窍的观点不驳而倒。
    要知道,“复生”就是聚合原体的各肢窍,要不然就不能称之为“复生”,正如有段圣训说:‘安拉将复活在身体上被割掉的和被拨掉的一切东西,例如包皮、指甲、毛发、牙齿等,而后安拉将该存在的存在,该毁灭的毁灭,存多存少都以安拉的意欲而定。”  要知道,安拉象复活正常人一样,将复活疯子、儿童、精灵、恶魔、牲畜、野兽、禽鸟等无一例外。
    至于流产胎儿,据大伊玛目主张,如果胎儿有生命(气)则复活,否则不会复活。古努韦说:“如果胎儿的半个肢窍完美时,他被复生,否则不复生。”古氏是依照教法而论断的,是程序性的论断,而后世的状况不能用现实情况来判断。
    “归信前定”,即归信安拉的判决和定夺。
    “好与坏都来自于安拉”,即利弊、甘苦都来自于安拉。一切被造物的定型(丑、美、善、恶),所处的环境与时代,应受的回赐与刑罚都是以安拉的前进而创造的。
    大伊玛目在这里未提到包总的“信仰词”,他是按穆圣在回答天使哲布里利的提问时所提及的信仰纲领而解释的。也未提“未日”一词,即以“死后复生”代替,以便更大限度地涉及墓间生活及清算场的一切状况。后来我在一本可信赖的经典中见到大伊玛目同时提到“**”和“死后复生”,于是,我明白了“死后复生”包括坟墓中的生活,而“**”则指后世的一切状况。
    大伊玛目将“巴尔斯”一词只解释为“死后复生”,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因为“死后复生”这一话题乃是与不信道者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二,由于“死后复生”包括在后世发生的一切事情,而这些事情恰恰是具体“信仰词”之列。大伊玛目首先概括地提出“死后复生”一词,以提醒人们注意,而后才具体的提出细节,如:清算、称功过、天园、火狱、“随拉推”桥、池塘等等。
 楼主| 发表于 2009-2-28 1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论安拉的独一性

大伊玛目说:
      安拉独一,但不是指数字上的一,而是指无与匹敌而言。
      “你说:‘安拉是独一的,安拉是万物所仰赖的,他没有生产,也没被生产,没有任何物可以做他的匹敌’。”
  注释:
      “安拉独一”,这里用的“瓦西德”一词专指安拉的本体方面,即本体独一的。
      “但不是数字上的一”,以免人们想象安拉之后另有“一”,“而是指无与匹敌而言”,即安拉的永恒的本体与德性无与伦比。
    “你说:‘他—安拉是独一的’”,即他的本体独一,其德性独具。
    “安拉是万物所仰赖的”,他无求于万物,而万物则仰赖他。
    “他没有生产,也没被生产”,即他不是新生事物的产生地,也不是新生物。
    “没有任何物可以做他的匹敌”.即没有任何物与他同类、同像和同等。
    上述话批驳了当时麦加的多神教徒和犹太教徒及基督教徒。多神教徒说:天使是安拉的女儿;犹太教徒说:吾再尔是安拉的儿子;基督教徒说:尔撒是安拉的儿子,其母亲麦尔燕是安拉妻室。
    《古兰经》中安拉借信士精灵的话说:“我们的养主多清高!他没有妻室,也没有后代。”这节经文是一种隐喻性的表示方式,否则这种表达方式不合乎安拉的本体。
    总之,造物主只有一个,是绝对独一的,因为“必有者”这个概念,只有具备各种美德的独一本体—安拉才能应受之。
    正如古兰所说:“假若天地间除安拉之外另有他神,那么天地必定毁坏”,即假若天地间存在两个神灵,则两者必定相克,即一个要张三停止,另一个要他走动。走动与静止对张三来说,完全可以做到的,两个“意愿”并不矛盾,矛盾只在两个“行为”之中。于是,要么同时发生两个行为;要么两种行为都不发生;要么只发生一种行为,这样其中一个神便是无能的,无能是有始的标志。所以,多神的存在意味着相互克制、导致大千世界无所适从的可能,这是不合理的。
    至于阿拉姆特•特夫塔扎尼【特夫塔扎尼(1312一1389)语法学家,生于瑚罗珊的塔夫塔扎,亡于沙玛尔汗,曾经研究过凯拉姆哲学,著有《寻求者的目标》】说“上述经文是表示安拉独一的最有说服力的证据”,这话是以切合实际而言,因为在现实中假若存在多个掌权者,那么,必会产生相克和相互争夺的局面。
    上述经文中出现的“假若”一词,并不是假设多神不存在故天地未毁灭,而是天地的运转自如证明着安拉的独一。
 楼主| 发表于 2009-2-28 11: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论安拉的本体与德性
大伊玛目说:
    他不象任何物,任何物也不象他,他与他的本体和行为、德性、尊名都是无始无终的。
    本体的德性有:生活、能力、知识、观觉、意欲等;
    行为的德性有:创造、供给、发明、制造等。
    他自古就是大能的,大能是无始的德性;他自古就是能言的,能言是无始的德性;他自古就是全知的,全知是无始的德性;他自古就是创造的,创造是无始的德性;他自古就是为所欲为的,欲为是无始的德性。欲为者是安拉,而所为则是被造的。他的一切德性不是被造的,也不是新生的。主张上述德性为被造的,或避而不谈者是不信道的人。
注释:
    “他不象任何物”,因为安拉的本体是必有的,除安拉外的都是可有可无的。必有者才是万物所仰赖的。他不需求任何物,而所有的被造物都需求他的创造和帮助。
    《古兰经》告诉人们:“安拉是无求的,而你们是需求的。”安拉的存在就是他的本体,其德性即非本体又非他物,更非新生的,而被造物的属性都是其本体外的。总之,希腊哲学和穆尔特齐赖否定安拉的德性,是因为避免产生诸多无始。艾什尔里派也在证实安拉的尊名时曾否定德性即非本体又非他物的说法。
    “任何物不象他”,这句话是对前句话的强调和肯定。两句话都是由“任何物不象他”这节经文引伸出来的。
    奈伊姆•本•哈马德在《夏拉哈•古努韦》经中说:“将安拉拟人化者已不信道了;否定真主用来描述自己的一切德性者已不信道了。”
    伊斯哈格•拉赫韦说:“陈述安拉时将其德性拟人化者已不信道了。”
    阿拉姆•贾西米及其党羽批判正统派时说:“你们别管他们!让他们以正统派自居吧!让他们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那种虚伪观点吧。他们是真正的拟人主义者,甚至是失业主义者。”
    因此,前辈许多学者都说,贾希米派的标志就是:他们把正统派断为拟人主义者。因为当时,凡否定安拉的德性者一律把肯定的人断为拟人主义者,甚至部分经注学家,如:阿布杜•占巴尔、扎姆赫什尔以及穆尔特齐赖派和拉瓦菲德派所有学者都把凡肯定安拉的若干德性或主张今世看见安拉者一律称之为拟人主义者。
    正统派一致主张,否定拟人化没有必要否定德性本身。他们认为,安拉的德性及行为与被造者的德性和行为,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安拉永远是具备这些德性和尊名的,不论是本体的德性还是行为的德性”。本体的德性如:“知识”“生活”“言语”;行为的德性如:“创造”“供给”等。
    马图里迪学派主张,安拉的行为的德性是固有的;艾什尔里学派主张它是新生的,但研究家们说,二者之间的区别是字面上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2-28 11: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解释清楚的是:所谓必有者,就是在各个方面都是必有者,如在尊名方面和德性方面。也就是说,安拉方面不存在被等待的德性和后来的属性,因为他的本体不是后来属性的产生地,他的本体满足于自古业已具备的一切德性和尊名,而不需新生物的出现。依靠它物本身就是被造物的属性。
    本体方面的德性有:
    “生活”,这是无始的德性,这种德性需求具此德性者的知识。
    “能力”,也是无始的德性,这个德性当与所能的发生关系时,那些所能的事物便产生影响。意思是:安拉以他无始的、永恒的生命而生活;以他无始的、永恒的能力而能够。当他制服一物,就以其无始的制服力而制服,而不是像被造物那样及时的能力。所以,安拉是永活的、不灭的。他的本体能使万物生存与死亡,他能从无中造有,也能死后再造,他对万物确是万能的。因为他创造了万物,并赋予了他们生命、能力和给养。所谓大能者就是能使万物存在,又能使万物毁灭。他是创造天地万物的主,大能的主。
    “知识”也是安拉无始的德性。这个德性当与可知的事物发生关系时,那些事物便显露出来。所以安拉是全知一切的主,他的知识不会忽视天地间的一丝微尘。他知道公开的和隐藏的,甚至知道更隐匿的一切幽玄的东西。他的知识包罗万象—部分的、整体的、实有的、虚无的、可能的和不可能的。他是以完美的固有的知识而统知万物及万物的现象和本质的,他不需要新生的、随时变更的知识。安拉是超绝于这种知识的。
    伊玛目•阿布杜勒•阿齐兹(他是伊玛目•沙菲仪的足膝挚友)在他著的一部书中叙述了他与比希尔•麦利斯在哈里发迈蒙面前发生的一段对话。当时,阿齐兹间了比希尔关于安拉的知识问题,〕比希尔回答说:“安拉不会不知!”阿氏为了肯定起见又问了几遍。最后阿氏说:否定无知并不是受夸奖的德性,因为这个圆柱也不被赋予“无知”的德性。安拉赞扬天仙、圣人和穆民为有知识的人,而没有说不会不知的人。因此,肯定了知识,同时也否定了无知,而否定无知,并没有肯定知识。人们应肯定安拉对自己所肯定的;否定安拉对自己所否定的;停止安拉对自己所停止的。
    安拉说:“创造者既是玄妙而且是彻知的,难道他不知道你们所隐匿的言语吗?”(67:1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4-3-28 18:0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