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穆勒师德的三个时光——缅怀十三太爷
每一辈的穆勒师德都有三个时光。
灵州太爷的长子(即十三太爷)有三个弟弟一个妹妹,因为他功修上紧,以礼待人,学问也好,人们印象也好,表面上看十三太爷的三弟是接位人。在近东山一所学校,有一个叫马汤的人,在干尔麦里时,在赞词中见他父亲一手拿着一个红色的“满德”,另一支手拿着一个红色的“台史地”,使他爱慕之心火炽见到了一串串的葡萄,于是他摘了许多,就在尔麦里的一刹那间出现了这么一个现象。
平凉三爷和一些阿訇在一个小清真寺交谈时见到极亮的光,接着十三太爷就到来了。一次云南老三太爷与平凉三爷在虎夫滩干尔麦里念赞词时,也出现了极亮的光。云南老三太爷和十三太爷如同一杯水装在两个杯子中。这是第一个时光,叫做石头上雕花的时光。经上的比喻是:船要开了,你们快上船吧!这是指上船的。
到了后来,十三太爷与凹山阿訇约会:我们将要分离了,当我们会面的时候,是在穆罕默思念到(艾泰意图)时会面。到十三太爷凌迟归真后,头被拿到各坊示众,与凹山阿訇会面之日正是念(艾泰意图)。十三太爷在临刑前,一位阿訇就问:“太爷啊!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会面”?太爷说当念到(艾泰意图)的时候,果然应验了,这位阿訇哭了!
十三太爷生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腊月二十五日,归真于同治十年(1872年)正月十三日,享年六十三岁,圣寿归真。正如哈桑头在一边,身体在一边。身体埋在(?????????),头埋在(???????)或是(?????)两地见证是一样的。在此前便是第二个时光,第二个时光的比喻是:船马上就要开了,你们快上船吧!他们上了船。
第三个时光是十三太爷殉道后。船已经开走了,他们才来上船,已经晚了。
(当时)陕西回民不堪受凌辱迫害,白彦虎领导起义,满清政府的残酷镇压,遭受重创后,到鸿乐府投奔十三太爷。当时有人提出这些人是朝廷钦犯,不能收留。但十三太爷出于人道和穆斯林的深情,冒着九族连株的危险收容了他们。后来这件事情被两面派之人告密,造成了鸿乐府大屠杀的惨案。但是十三太爷以全家人的性命,换下了十万人的性命,清政府也答应,只要杀了十三太爷全家,其他回民都可以留命。十三太爷叫白彦虎逃出国外求生,自己承担了牺牲和灭族,三百零八口人殉道。虽三百零八口人全部被杀,真主的意欲只留下了十爷的父亲马进西和十四姑姑。十四姑姑因患肺痨吐血带五十两银子外出到张家川求医而留命,马进西则是西府太太救出来的。道统里没有提西府太太,西府太太不是回民,虽是汉民,但从小不吃猪肉,武功也很好,父母也说生了个回族姑娘。
当时她对教门的认识还不多,曾三次刺杀十三太爷。满清政府第一次利用她去刺杀十三太爷,十三太爷的武功也非常好,把她打败了,不但没有杀她,还把她放了。第二次满清政府又叫她去刺杀十三太爷,她又去了。第一次去,是真心要杀十三太爷,第二次去,没有杀十三太爷想法,只是打了个平手。第三次是被逼着去,因为不去的话她的家人就要遭殃,于是她去了,十三太爷照样把她放了。三次暗杀都没有成功,于是她就归顺了十三太爷。当时十三太爷没有给她进教,就有阿訇议论纷纷,说太爷不符合教法,其实这其中是有奥妙的。后来西府太太出逃,她抱着十三太爷的儿子,把道祖太爷礼拜的一个衫子,一个毯子,和一个台思比罕一起带出来,在门口就被官兵拦住,一看是个丫鬟,是个下人,便问你抱着谁,西府太太说是我儿子,便放她走了。西府太太也因此救了马进西。
在十三太爷这件事情中,丢了两件东西,一件是圣人的绿袍,一件是圣人(愿主福安之)的拐杖。相传圣人(愿主福安之)曾经在一棵枣树下念虎图白,劝化众人,枣树长得很好,果实也很多。后来听虎图白的人多了,圣人(愿主福安之)就换了一个更宽阔的地方去劝化人们,后来有一个索哈伯告诉圣人(愿主福安之):“圣人(愿主福安之)啊,那棵枣树在你讲卧而兹的时候,长得很茂盛,也结了很多果子,但你离开后,这棵树死了。”
圣人(愿主福安之)就说:“你取它的枝条给我。”这个索哈伯就从那棵枣树上取了枝条给圣人(愿主福安之)。从次以后,圣人(愿主福安之)每个主麻用的拐杖就是这个,代表怀念圣人(愿主福安之),由此可见,连一棵枣树都怀念圣人。这也是伊斯兰教在每个主麻都用拐杖念虎图白的由来。国外的一些异端组织,说这个拐杖没有根据。圣人年纪老,站得位置高,怕摔下来,所以用拐杖撑着,我们年轻力壮,不用拐杖,就取消这个东西。在《真道隐密》里面就提到:当全世界不用这个拐杖的时候,就是改业麦体到来的时候。后来李德仓降清,得到云南大太爷的安排,与十四姑姑联姻,使得二马一穆变为一马。
注:中亚地区的“东干人”也就是我国所称的回族,其祖籍在中国,大多是清末西北回民起义失败后,跟随白彦虎撤到中亚的,现在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等国都有居住,也有民国时期和解放后过去的。
2012年,白彦虎后人回到中国寻访故地,其中到云南与导师 穆罕默德·哈比布·尓里米见过后,留下“恩重如山”的牌匾留作纪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