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8671|回复: 0

【伊斯兰教中国化】道通为一——忠孝从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16 13: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gzh封面1.jpg


(二)道通为一


4.忠孝从顺

     【原文】
      子孝臣忠,妇从仆顺①,虽功课短少,终属天堂。若子不孝,臣不忠,妇不从,仆不顺,虽功课勤劳,终归地狱。
      ——马注《清真指南·问答》 《清真大典》第16卷727页

     【注释】
      ①妇从仆顺:家庭里和顺有序的意思。《礼记·礼运》中,将“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定为“十义”。认为这是传统社会不可或缺的道德要求,每一个人都要按照自己的名分相待他人,人与人之间具有爱意,这样,社会才能和谐有序,尤其是对于家庭生活,这样的观念有其独特的合理性。

     【译文】
      作为儿女能行孝,作为臣子能尽忠,作为妻子能柔顺,作为仆人能尽职,即使宗教功课少,最终也能进入天堂。如果作为儿女不能行孝,作为臣子不能忠,作为妻子不能柔顺,作为仆人不能尽职,即使勤于宗教功课,最终仍是下地狱。

     【诠释】
      这段文字说明了作为宗教信仰者,行日常伦理之道实际上仍然具有关键性。孔子提出“不知生,焉知死”“事死如事生”;道教提出“做事奸邪任你焚香无益;为人正直见我不拜何妨”“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菜根谭》提出“尽得世间之常道,才堪论出世”,说明了世间日常人伦之道的首要性。
      一个宗教信仰者,特别需要正确处理好自己的宗教信仰与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之间日常伦理之道的关系。为人要通达而不拘泥,就是一种正确的为人做事之道。这段文字认为,与宗教功课相比,日常生活中的善行义举更具重要性。所以说:“子孝臣忠,妇从仆顺,虽功课短少,终属天堂。若子不孝,臣不忠,妇不从,仆不顺,虽功课勤劳,终归地狱。”这与伊斯兰教《圣训》所言“天堂在母亲的脚下”,精神上也是一致的。
      这种通达而不拘泥的精神,一方面是说善端义举,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来修为来完成;另一方面,对泥于教事而不务世俗、力有不逮而勉力强行(如不具备条件强要朝觐者)的信教者,对只强调宗教功课,忽视、甚至舍弃日常人伦的信教者,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要把安顿好自己的生活放在第一位,这在当代同样具有启发教育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伊斯兰教信仰者不能单单顾及自己的宗教功课,更要很好地履行好自己的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和公民义务,这方是利人利己之道。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类述】
      ①《大学》: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②洪应明《菜根谭》:尽得世间之常道,才堪论出世。
      ③王永彬《围炉夜话》: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5-1-19 01:3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