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9595|回复: 0

[散文] 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大通回族烈士,一等功臣马占福牺牲前,对着录音机连喊了26声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4 09: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中国宣扬伊斯兰 于 2024-5-14 09:51 编辑

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大通回族烈士,一等功臣马占福牺牲前,对着录音机连喊了26声娘


4.jpg


海大通籍回族一等功臣马占福:老山作战中牺牲,家庭穷困25年,无人为其扫墓 。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与越南爆发了一场战争,也叫对越自卫反击战,国际上称“中越战争”。
1980年,越军贼心不死,他们率先抢占老山主峰边境线中国一侧的有利地形,建立军事据点,给中国边民的生活与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1981年5月,广西军区主动发起法卡山战役,歼灭数百名越军,开始第二阶段中越战争。


时间转眼来到1987年,越南受国力所限,不得不改弦更张,主动实施战略收缩。从1988年中旬开始,解放军在老山战场作战兵力由集团军规模缩减为加强师规模(47军回国)。
1989年10月,中国最终取得第二阶段中越战争的胜利。
1987年1月7日,兰州军区47军围绕南疆前线阵地发起了一场“黑豹突击行动”。在这场突击行动中,有一位名叫马占福的青海籍回族突击队员,壮烈牺牲,他被誉为是“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

2.jpg
刘亚洲将军探访马占福烈士墓


1966年1月,马占福出生在青海西宁市大通县一户贫困的农民家庭里。马占福儿时的小名叫穆海迈,在家里排行老三,上有两个哥哥,下有一个弟弟和一个生病的妹妹。
由于马占福父亲腿部有残疾,加上孩子又多,在大通县没有包产到户的情况下,日子过得非常困苦,马占福的妈妈经常带着孩子去周边乡镇讨饭吃。
8岁那年,马占福得到好心人的资助,前往河州庄小学念书。在老师和校长的印象里,马占福学习用功,道德品质非常高,遵守学校纪律、尊敬长辈,爱护比他年纪小的同学,深受大家喜爱。


有一次,语文老师给全班出了一道作文题,题目是“我的理想”。马占福在作文中写的理想就是:“我长大要参加人民解放军,当一名威武的军人去保家卫国。”
上世纪70年代末,马占福的大哥光荣参军。家里少了一口人吃饭,又多了一份口粮,极大缓解了全家人的吃饭问题,马占福得以进入高中念书。
据马占福的弟弟马占贵回忆,哥哥念的学校距离家里比较远,为了不耽误学习,马占福每天早晨天未亮就蒸一锅洋芋。蒸好之后拿几个装到书包里带走,洋芋既是马占福的早餐也是午饭。

3.jpg


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马占福
傍晚放学回家之后,马占福先帮妈妈做家务,忙完家务开始写作业、看书,一直到深夜。即便如此,马占福的成绩还是很好,经常考到全班第一。
如果不出现大的意外,马占福将会顺利考入大学,走出家乡,去大城市闯荡一番。但最终还是因为家庭条件贫困,即使解决了吃饭的问题,学费、书本费,包括学杂费,这些都是马占福家庭所不能承受的负担。
1983年秋天,征兵工作在大通县展开,马占福听到这个消息后又惊又喜。喜的是他从小就想当一名解放军,此时机会就在眼前,如果能通过征兵,便能圆了儿时的理想。


可马占福听别人说每家只能有一个人参军,马占福的大哥前两年刚刚成为解放军。这样的话,自己就没有名额。
还有一点,马占福从小饥一顿饱一顿,导致他个子瘦小。17岁的大小伙子身高还没有1米65,体重不满100斤,或许达不到体检标准。但惴惴不安的马占福,还是去村兵连长那里报了名。
体检那天,马占福上称一称,体重91斤,身高1米61,加上他初中毕业,高中在读,有一定文化知识,刚好符合参军最低标准。

5.jpg
回族烈士马占福革命烈士证明书


马占福非常高兴,被部队录取后,他也能像大哥一样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1984年1月,马占福被分配到兰州军区47军139师417团2营4连。临走前,马占福把中学的课本都带到部队,他对弟弟马占贵说:“没有考大学是非常遗憾,来到部队,通过课余时间好好读书,准备考军校。”
进入部队后,马占福与战友们打成一片,在各项训练科目中获得非常不错的成绩。闲暇之余,马占福还会给家里写信,表达对父母的牵挂。


当兵三年,马占福的津贴从来没给自己花过,基本上都寄回家里,帮助父母和兄弟姐妹改善生活。
1985年12月,47军换防老山前线,多次给予敌军重创,马占福也是在这个时候跟随大部队来到南疆前线阵地。
临上前线时,马占福回到大通县老家住了6天时间。他去村委会借了80块钱,为父母各买了一套衣服。对村支书马生良说:“我这次去前线不知道能不能回来了,如果回不来,这80块钱就当是我最后为父母尽一次孝心。”
说完,马占福收拾行李,奔赴前线。
上前线后,马占福给父母寄来一枚手榴弹拉火环,他在信中写道:“爸爸,妈妈,这是我上前线投向敌人的第一颗手榴弹,现把这个环儿寄给你们,留个永久的纪念吧”!
1986年底,兰州军区47军筹划一场“黑豹行动”。队员们是从417团2营4连,抽调88名指战员组成两支突击队,对驻守在老山前线167高地的越军313师14团4营11连发起进攻,其最终目的要占领167阵地。
(第47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即为梁兴初的万岁军。47军所属各师编入该军建制之前,各有不同的战斗经历。417团的前身是八路军120师359旅719团,战斗力很强悍,被誉为夜老虎团,4连更是该团的尖刀连)


行动之前,47军领导本着自愿的方式,从4连中挑选合适的突击队员。马占福瞒着父母家人,主动向上级要求参加这次“黑豹行动”。马占福的主动请缨得到上级批准,黑豹行动定于1987年1月7日早间7点。
行动之前,马占福写了一封长信,嘱托两位哥哥一定要照顾好父母,如果他不在了要替他尽孝,并再三感念父母的恩情。可惜的是因为时间紧迫,这封信没有写完。
1987年1月6日凌晨4点,47军417团团长刘亚苏向突击队宣读战斗命令,4连长马升云率领全体指战员举行宣誓仪式。
宣誓仪式上,还有人拿来录音机让突击队员录下想对父母说的话。马占福一时无语凝噎,他对录音机喊了26声娘。
仪式完毕,突击队准备出发。
黑豹突击队共分为第一、第二突击队,以及火力队、战勤组。火力配置有一挺12.7高射机枪、两挺重机枪、3门82无后座力炮、2门105无后坐力炮、3具喷火器;马占福被分到第一突击队。

6.jpg
自卫反击战的回族烈士马占福请战书


1月6日凌晨4:30,突击队副队长带领第一突击队10名队员先行出发,赶到距离167高地越军主阵地10余米的区域进行埋伏。
1月7日凌晨3:30,第二突击队开始行动。
1月7日早间7:00整,47军调集50个炮兵连,300多门炮,开始向越军阵地发起猛烈进攻。趁着炮火掩护,第一突击队的10名队员向167越军阵地发起冲锋。
已经埋伏了28个小时的马占福,听到队长一声令下,犹如猛虎一般冲上了越军高地。敌人还没清楚怎么回事,就被解放军暴风骤雨般的枪炮吓破了胆,一个个龟缩在坑洞内,利用工事掩护,企图负隅顽抗。
由于天刚亮,加上炮火扬起的烟雾,使得战场能见度比较低,突击队难以对敌军一些隐蔽工事进行清剿。
担任爆破手的马占福跟在班长王全友的后面,朝着预定4号目标冲去。马占福身材瘦小,却异常机灵,他左挪右晃很快就冲到敌军一个机枪工事前,将炸药包扔了进去。只听一声巨响,洞内三名敌人同时丧命。
但是马占福很快被敌军察觉,交火中马占福腹部不幸连中数弹,他一下倒在地上,鲜血不断往外涌,连一节肠子都流了出来。


马占福清楚,绝不能让敌人有喘息的机会,他一咬牙,把肠子又塞回腹中,取出急救包里的三角巾,包住伤口后继续前进。
马占福爬到一块大石头后面,他刚抬头侦查,便被一枚流弹直接擦过头骨,当场昏迷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马占福被激烈的枪炮声震醒,他睁开眼睛发现,那个机枪暗堡工事还在喷射着火舌,战友们无法前进一步。
马占福十分着急,他顾不上自己的伤势,艰难地用手支撑着向敌人火力点爬去。快要到机枪工事前,马占福用尽最后的力气,两脚使劲一蹬,一下子跳到机枪射孔旁边,他迅速拉开爆破筒塞了进去。
敌人惊慌失措,想把爆破筒扔出来,马占福直接站起来,用自己胸膛顶住爆破口,他回头大喊一声“班长”。
“轰隆”一声,工事内的5名敌人被当场炸死,马占福也壮烈牺牲。
马占福牺牲后,班长王全友一马当先,带领剩余突击队员,很快冲上4号高地。快接近高地顶部时,敌人用两挺重机枪拼命地向他们扫射,一时让突击队无法前进。
王全友隐蔽在一块石头后面,用火力吸引敌人,同时指挥两名战士,绕过敌人视线,从两侧插过去,将4节爆破筒和两个五公斤的炸药包投进敌顶部工事。


随着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全班同志高喊着为“马占福报仇”,一涌而上,迅速占领了高地。这时,一名受伤的越军从石缝里钻了出来,试图开枪。
战士董永贵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了上去,骑在这名越军的身上,双手卡住脖子。带着愤怒,董永贵活生生掐死了这名越军。
战斗进行一个多小时,突击队终于消灭高地上的越军。1987年1月7日早间11点,“黑豹行动”正式结束。此次行动,解放军共击毙击伤199名越军,俘虏两人。88名突击队员共牺牲28人,伤52人。
战斗结束,只有8个突击队员自己走下战场,其余战士因为受伤严重,失去行动能力,被战友们相继抬下来。
打扫战场时,大家惊奇地发现,马占福烈士在牺牲时,他的手指上还紧紧扣着手榴弹拉火环。在那一刻,马占福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心里想着是如何消灭这个机枪工事里的敌人,好为战友打开一条前进的道路。
1987年4月,马占福荣立一等功,成都军区授予他“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称号”,马占福烈士的遗体埋葬于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


因为路途遥远,家里条件贫困,再加上不清楚马占福具体葬在哪里,所以马占福的父母直到去世都没有机会看望马占福。临终前,将探望马占福的遗愿托付给了弟弟马占贵。
2011年,济南军区、兰州军区联合青海当地民政局,为马占福烈士家人筹措资金。


1.jpg
马占福牺牲后,他的家乡成为英雄故居


2012年,也是马占福牺牲后25年,弟弟马占贵在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终于有机会前去麻栗坡烈士陵园看望哥哥。在墓前,马占贵痛哭说道:我代表家人来看你了。
后来马占福的弟弟马占贵继承哥哥遗志,光荣入伍,保家卫国。退伍后,他们家开过压面坊,种过大棚蘑菇,日子好过了不少。一家人都说:“现在的日子跟以前相比就像在天堂一样。”
马占贵先后两次去过麻栗坡,为哥哥扫墓,每次都有很多爱心人士帮助他们。


由于马占福是回族,生前非常遵守回民习俗,烈士家人希望大家在马占福的坟前不要烧纸、不要放炮、不要点烟倒酒。只要送两束鲜花,陪他说说话,马占福的在天之灵一定非常高兴。
再多的言语也无法表达我们对马占福烈士的崇敬之情,残酷的战场铸就无数英雄,祖国人民会永远怀念这些参战英雄,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

7.jpg


回首历史,正是这些革命先烈们,不畏牺牲,抛头颅洒热血,才让我们过上现在的和平安定生活。
当民族危难战事四起时,他们不怕流血牺牲,毅然参战奋勇保卫国家,岁月会铭记这些在战火中牺牲的英雄们。
那些曾经手握钢枪的战士们,那些时代里的小人物们,都是值得我们敬佩学习,并且将其精神记录保存,成为英雄们留在这个时代最好的缩影。
和平得之不易,烈士永记心间。致敬英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5-3-27 05:4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