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65856|回复: 34

汉语古典名著《“克里默”解启蒙浅说》作者:张中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26 04: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清真绿茶 于 2009-11-19 01:36 编辑

 张中注
此本据清嘉庆十九年洮阳马天庆抄本重录庚申年仲春吉日
  
              写在前边的话
  张中是我国明朝末年著名的伊斯兰经师和学者之一,迄今人们知道他有过三部译著,就是《“克理默”解启蒙浅说》(又名《“克理默解”》)、  《“以麻呢•穆直默勒”启蒙浅说》(又名《“以麻呢”解》、  《归真总义》)和《四篇要道补注便蒙浅说》(又名《四篇要道译解》)。其第一部即《“克理默”解》,流传甚少,有人认为早已失传。
  现在,这部一度湮没的重要译著,终于被再发现,是最近(可能是1998年某月——本站注)青海省西宁市的一位“多斯提”马国良寄给了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的(经复印,原件归还)。它反映出了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由于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认真贯彻落实,对文物史料的重视和保护,穆斯林们自然流露出的一种信任和喜悦的心情。
    这部重要译著的被再发现,对研究我国明末清初时期的伊斯兰教情况,我国南方伊斯兰经师学者在伊斯兰学术上的造诣,特别是对进一步了解张中这位大师,都是很有裨益和意义的。
     被再发现的这部珍贵史料,是手抄的“重录”本,字迹挺拔秀丽,而非是刻版原书(原书有否刻版,尚无从根据),是咸丰十年(1860)根据嘉庆十九年(1814)洮阳(甘肃临潭)马天庆抄本重录的。重录者末留下姓名。马天庆的抄本就是该重录本的底本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4-26 04: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 卷

  “克理默”解之经,落落数言,虽文辞简约,而义旨渊微,其间首言证主,次言证圣,而归本于我。证主,则知造化人、物之原,与夫人所以生之故;证圣,则知先辈归主之法,与夫人所以体圣之功。正此数言,其于人生原始,要终之故,详且尽矣。是以在人,尤为精切。而其经极为要典,读者不可以简略而忽易之。
  “克理默舍哈德题  كلم شهادة”,译曰“作证之言”。此是一经的总名,叫“作证之言”。证是凭据。须知真主造化吾人,因一件极大事业,本不为穿衣吃饭,料理自家所欲,只凭浮生浪死便休了。盖真主本是隐微之理,其造化人的原意,乃欲人领受他这些玄机妙用耳。如石中之火,本无朕兆,借薪以传其光。今人将真主造化人本意,反付不理,却碌碌然为这些虚名虚利颠倒混了一生。如灯蛾赴火,不致烧身不肯歇手,甚可哀也。其故总是认主不真,妄执我相,所以堕此极大错谬里边。
 楼主| 发表于 2008-4-26 04: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这部译著写序的人是“青溪渔隐穆景修”,查,浙江淳安县,古称青溪;又,江苏有“九曲青溪”。序言中有“守其师说”、 “今蒙师授”、 “今遵师训”,大概都是指的张中的老师,可能是泛指前辈的伊斯兰学人。序中又有“寒樵解释是经”,张中曾自称“寒山”或“寒山樵叟”,(唐代张继《枫桥夜泊》诗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姑苏是苏州市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得名。)这在张中是包含着自谦在内的双关语,而这里倒是对张中穷困的同情和学问修养崇敬的尊称了。为该书写跋的人是长洲学圃生。长洲,即今江苏苏州(亦称姑苏),张中就是苏州人。
  须要指出的是,序和跋都是写于明崇祯四年(1631),则这部译著比作者的其他两部译著要早将近十年或十年以上。而这时张中跟印度穆斯林学者阿世格尚无接触。张中在为《归真总义》写的《印度师“以麻呢”解缘起疏》里说“余于崇桢戊寅(1638)春,游学南都(南京),幸逄慈驾(指阿世格)”。 对阿世格是“执弟子礼,以师事之,谨奉教者三年”,在该书前边写的《凡例》中又有一条说“是解(《“以麻呢”解》)与“克理默”(《“克理默”解》)不同,  “克理默”文成四十余字,意思舒展,故于直疏其义”。  《凡例》中所说的“西师”自当是指印度的阿世格。
 楼主| 发表于 2008-4-26 04: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部“重录”本,主要是讲伊斯兰的认主学(也就是哲学)的,是一篇哲学译著。通篇仅有句号。今根据行文语气,加了标点,可能有不恰当的地方,尚望读者注意。对原书中的阿拉伯语拼音,前边加阿拉伯文原文,以资对照。书中缺脱的字,则仍照旧。为了保存资料,学习历史和研究教义,现将全文刊出。对张中的生平事迹,请阅读白寿彝教授写的《中国回教小史》和发表在本刊(即《中国穆斯林》杂志——本站注)1982年第三期上的《张中、伍遵契传》。
                          (穆白)
 楼主| 发表于 2008-4-26 04: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粤稽唐尧,以一中传舜,舜命禹:“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十六字心传,遂阐道脉,昭然至今。
  盖谓:人为天造,天不私人,圣凡同源,天人一脉。惟道心之易失,斯人心之渐危,故性习而分。孔、孟忧自弃者:高视天而卑视人,不能直下承当。以□□□禽兽,乃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又□□□与我同类者,明于万派千歧,指出一真有在,即天即人,是一是二,灿若指掌。旨哉!天不可见,天不可□□天,道无所归。非人难于弘道,至诚与天地参。
 楼主| 发表于 2008-4-26 04: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于知能,与南、北海之圣人,有同心,亦有同理。吾教传自西方,亦其心传数字,如《“克理默”解》一经是矣。向□守其师说,但知主属至尊,人应认主,而认主之奥妙处曰“倚吗呢”,随于各经传中,凡可以发明此理者,集成一帙,曰:《“倚吗呢”解》。非解“倚吗呢”已也,意以千经万典,其理如是。盖将指本源,主外无邪,悉依圣门;圣属钦差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08-4-26 04: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蒙师授,恍然有悟,乃知:天借人传,人显天道;无斯人,则主之功化不明;观其人,而后主之体随用露;主无形,似无如何;人之形似如何,即可以证主也。如是而后,乃知大化生人,本无凡圣,同源共脉,的的不爽。惟是性习远近,上智保而庶民失,君子存而庶民去,此人心皆由危,而道心所由失。欲证本真,须循圣行:圣人之所为,吾为之;圣人之所禁,吾禁之。行尧行而是尧,行桀行而是桀。
 楼主| 发表于 2008-4-26 04: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穆罕默德,主之钦差,即人之榜样。诚能依圣而行,何虑天、人歧路,第人高视天而卑视人,尝谓真主至尊,吾人宁敢参与?曾不思目视、耳听、手持、足行,我果能乎,亦主能乎?如谓主能,则我适为证主之。
  奈何不敢以我作证也?不敢以我作证者,是自任庶民,自离君子,吾恐禽兽去斯不远矣!
 楼主| 发表于 2008-4-26 04: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主且可证,何况圣人?犹然拘牵我相,谓:圣不同凡,凡难希圣。试读“足同履,目同视,口同味,耳同听”诸言,而圣奚异凡乎?惟不践圣迹,斯莫登圣堂,果能踵圣之行,又何圣人非我?故经中“我作证”一语,至为吃紧,唤醒世人,直下承当。
 楼主| 发表于 2008-4-26 04: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知此经者,则明真主,故曰“我作证”,下知有知、不知者,则辨其语。故曰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今遵师训,因并释之。将来之君子,不失道旨矣。
  寒樵解释是经,正谓同教俗学浅问,拯溺救焚,其功于性命鲜浅哉?知者,证己、证圣而证主矣!不知者,谤之、弃之而甘为门外汉。鹏鸟振羽万里,夏虫难与语雪,呜呼死矣!是谁之愆?
    余鉴张子苦心婆志,不揣鄙陋,附数语于篇右,望志士君子舍其浮浅而深究性命,则藉是经之指南宝筏,而昏愚自是之迷津可渡矣!
                              时崇祯四年岁次辛未春正月望日        
                            青溪渔隐穆景修沐手书于“主一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4-3-29 21:4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