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主顺圣顺地方 发表于 2012-8-31 10:49:37

关于中国的苏菲门宦——临夏怀圣堂阿爷

“中国(以前)没有苏菲门宦,中国的苏菲门宦历史是从华哲(霍伽)阿发给·西达叶屯拉黑开始的,他和他的得力弟子(包括)李太巴巴、通太巴巴(等)(以及他们的弟子)(包括在国外的和国内的)传下了中国的所有苏菲门宦。”

中国的苏菲门宦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的回回群体的形成发展以及伊斯兰在中国的传播基本是同步进行的。所谓苏菲并不是像有些书籍所说的是圣人以后,阿巴斯王朝末期才开始产生的。其实苏菲行持是历代圣人的行持,包括穆圣,他曾在米娜山洞坐静,他平时也礼很多的副功拜,他请自己的弟子们一起去游坟念经、请他们来自己的家里干清廉的尔麦里,招待他们,以此来拉进感情,交流心得,互相促进。

就像伊斯兰本来是人类古老的从人祖开始的宗教,而穆圣只是复兴了伊斯兰一样;阿巴斯王朝末期涌现出了一些真乘的学者和道乘的教长,他们阐明了苏菲的思想发扬了苏菲的行持。

伊斯兰教在伊斯兰社会中的地位大概有以下几个阶段:
一:哈里发时期的政教合一阶段
此时的伊斯兰教,是全社会共同遵守的最高典范,哈里发是众人的榜样,他们在宗教中的地位最高,但在世俗中不追求或者主动放弃一系列特权。哈里发时期,伊斯兰在宗教层面和社会层面的作用和地位是完全重合的,此时,作为宗教的最高领袖的哈里发代表伊斯兰在国家行使最高权力。

二:两大王朝帝国时期的教法约束阶段
这时的伊斯兰世界是一个脱离了哈里发时代的传统的庞大帝国。伊斯兰作为这个帝国的思想规范和意识形态,它在宗教层面对社会的最高责任肩负在以伊斯兰教法规范权力判断是非的教法学家及其门人弟子的身上。伊斯兰的规范对王朝的最高统治阶级没有约束力,当然在他们身上也不会有真正的伊斯兰精神和圣人的行持。

三:阿巴斯王朝之后列国时期的苏菲交融阶段
在两大帝国的不断对外扩张中,信仰伊斯兰的民族不断增多,一个庞大的帝国内斗不断。随着蒙古西征,阿巴斯王朝的灭亡。伊斯兰世界因此裂成更小的王国,最高统治者自称苏丹,他们已经没有自称哈里发的勇气和条件了。这时,在这些以伊斯兰为统治工具和联系纽带的国家里,伊斯兰教在社会层面的功能和它本身对于社会的意义已经各不相同了。那时候国王的归国王,长老的归长老。此时,能够完美体现伊斯兰的社会责任和终极意义的群体已经不是国王中的苏丹也不是统治者中的法律裁判者,而是普通民众中的苏菲修行者。

这时候苏菲行持开始盛行,同时受到伊斯兰核心区域当权者的打压。苏菲大师们也避实击虚,选择了边缘地带,因此,苏菲成了伊斯兰文明和其他文明交融相会互相影响的先遣队。一方面苏菲把伊斯兰的核心价值观和许多圣行带到了其他的文明,另一方面,苏菲也自觉不自觉的接受和融合了一些其他文明中的一些相对先进而美好的元素。所以在边缘来开,苏菲是伊斯兰发展的功臣,在顽固的守旧者看来,苏菲成了伊斯兰的异端。其实苏菲就是伊斯兰,伊斯兰就是苏菲,伊斯兰的大道是苏菲之人的目的,苏菲的行持和修为是伊斯兰的核心。拿苏菲做伊斯兰的功臣的人是把伊斯兰作为了自己统治的工具。拿苏菲当伊斯兰的异端的人,他们把伊斯兰理解成了一个固定的条框而不是灵活的思想体系和完美的价值观。

伊斯兰世界随着伊斯兰教的不断传播,以阿拉伯地区为中心,不断的向外蔓延,直至与另外的文明交汇。在土耳其和西班牙,伊斯兰文明与已经基督化的欧洲文明交汇;在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斯兰文明与印度文明交汇;在中亚、新疆以及东南亚及中国大陆沿海地带伊斯兰与中华文明交汇。这些交汇地,成了伊斯兰核心地区统治者鞭长莫及的地方,那里的伊斯兰以纯宗教的形式自然的发展。苏菲行持——伊斯兰的核心精神载体也因此在上述地区广泛传播,并且涌现了很大的一批真乘的学者和道乘的教长。他们在伊斯兰核心区域的统治者与自身所在地的统治者之间协调平衡着伊斯兰群体的生存发展。同时他们与伊斯兰核心区域的真乘的学者和道乘的教长不断的往来,使得伊斯兰的集体发展趋于平衡一致。并通过这一新的传统,宗教内部形成了自己的新的权威——至乘的导师,穆勒师德。

这个时期,伊斯兰所到之处,都涌现出了很多教法理论和道学行持都登峰造极的真乘的学者和道乘的教长。他们之中有一些对中国的穆斯林——回回群体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中国苏菲以及中国穆斯林影响最大苏菲贤者当属第一次汇合了穆圣两大后裔哈桑胡塞尼双重血统的穆乎引迪尼阿布杜里嘎迪尔吉俩尼(1078--1166)。他被称为所有卧里的领袖,作为一个极品的卧里,全品的教长,真乘的学者,他以其超验的贤征、完美的行持和广博深刻的学识梳理和规范了伊斯兰的发展方向,起到了真本清源的作用。他的后继者以及他的著作都对中国穆斯林群体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所有的苏菲门宦一至以他为共同的道祖。他是苏菲理义系统化规范化的起始者,是苏菲行持行传统化和组织化的先行者。他是高品之中的高品,卧里里的卧里,所有导师的导师。正因为他在整个伊斯兰世界有如此大的影响,所以中国穆斯林才不得不受他的影响,不得不对他表示无限的尊重敬爱。

另一位有世界影响力,同时影响了中国穆斯林的当属伊玛目安萨里(1058~1111)。他理清了理性主义和无限信仰之间的关系,规避了希腊哲学对以伊斯兰信仰的侵蚀,保护了人们的信仰。并且指出:“苏菲的道路是唯一通向幸福之路,因为苏菲的根源在于《古兰经》、圣训和穆圣(愿主赞颂并祝安他),要想伊斯兰在礼节上不陷入僵硬、呆板的形式主义,在信仰上不陷入繁琐乏味的教条主义,苏菲主义是唯一保障……”这一方面化解了伊斯兰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融合障碍,另一方面缓解了伊斯兰内部逊尼派当权派与苏菲主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在安萨里之后,先后有三位苏菲大师对中国穆斯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对近代苏菲门宦的产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首先是创建了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被称为黄金道统的乃格什班顶耶的中亚苏菲宗师穆罕默德素哈温迪尼吾外斯布哈里(1317-?),他以谢赫乃格什板迪著称于世。他对苏菲修行的细节奥义做了更精细的描述,对苏菲之人的行为规范和以及修行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做了系统的总结。他的知识是苏菲知识的海洋,汇聚了列圣及穆圣之后历代苏菲贤人的知识和经验。他本人的教导和著作没有直接影响到中国的穆斯林,但是他的后代和继承者中出现了两位对中国穆斯林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人物。

首先是被称为伊斯兰纪元第二千年的复兴家的伊玛目冉巴尼(1564-1624),本名,艾哈迈德希尔欣迪,他先师承其父,遵行契什提苏菲行持,后又以其开阔的胸襟和高深的见识,求学于南亚次路的各大苏菲大师门下并备受亲睐。
一方面在吸收各苏菲教团的优点长处之后,选择了在印度刚刚兴起不久,还没有形成比较顽固的传统约束力的乃格什板迪耶道统。当时南亚次大陆苏菲盛行,他们的宽大胸怀不仅使众多的印度教徒皈信了伊斯兰,同时也将印度教中梵我如一的思想带进了伊斯兰。一时间,苏菲大师们各个口出狂言,唯我独尊,将一时的混化状态当成了长久的存在形式,泛神论倾向比较严重。这种以真理为真有本体,将造物主的本性和本体混为一谈的片面思想。这种混乱状况严重的影响了普通穆斯林的诚信选择,伊斯兰又一次陷入理论危机。面对这种情况,伊玛目冉巴尼当仁不让,横空出世,从根结着手,针对苏菲理论中人主合一,飞呐混化状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总结结晶——安度卢西亚苏菲大师伊本阿拉比的存在单一论,他提出了见证单一论。这如同一剂醒酒药,给那些分不清瞬间和永恒而沉迷于瞬间的修行者们一个当头喝棒,让他们猛然惊醒,在这个过程中全美了人们对造物主的认识境界。无我之境和只有真主在那一刹那同时显现,往前则是只知道自己,往后除非是在飞呐中归主,否则依然会回到现实。伊玛目冉巴尼针对苏菲大师们注重修行道乘而忽视遵守教法礼节的做法,提出了遵法与修行同等重要的主张。
另一方面驳斥了当权者阿克巴大帝的混合宗教设想和行动;同时灵活多样,既强调加强穆斯林内部的团结,也强调加强穆斯林与印度教徒的交流与团结。

虽然伊玛目冉巴尼以提出见证单一论而著称于世,但这并不代表他是否认存在单一论的。如前所述,这两种认识是进入不同修行阶段对修行主体与至高存在的关系的不同描述,其核心思想与终极目的是一致的。所以,在伊玛目冉巴尼之后,他的教团分别由其三子和另一弟子按不同道路进行传递,所以在同出于伊玛目冉巴尼门下的道统里,人们发现有的强调道乘,有的偏重强调以教乘为基础,其实这并不矛盾,只是一条大河分流而已,也是同一道统一表一里互相配合的原因。
这种一表一里,又反过来逆向互补的现象在所有的苏菲大教团的发展传播过程中都有表现。

伊玛目冉巴尼依然继承了苏菲大发展时期的教团式模式,并针对伊斯兰已经相对普及,苏菲发展的空间已经相对狭小和分散条件相对复杂的情况,他开始尝试了苏菲传递的另一种形式——以道堂为中心,以教权为核心,以弟子门人为基础的社会化发展道路。这种道路有别于以往的以道统谱系和知识传承为主要依托的苏菲教团发展模式。这时候,苏菲的行持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大于关于苏菲的知识对人的吸引,具体的实物强国抽象的理论,信物证物和传递谱系同样重要。血统的继承压过了道统的接续,教权在家族内部传递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大大增强。苏菲行持成为一种传统,其作为一种门阀纽带和统治阶级与民众的交互媒介的作用已经凸显出来。伊玛目冉巴尼通过其后代家族和道统继承者对中国苏菲门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毕竟远了一步,所以他的思想行持及由他传来的乃格什板迪道统对中国苏菲门宦的形成只起到了辅助作用。

伊玛目冉巴尼及其家族仅仅停留在过渡阶段,而作为乃格什板迪后代的华哲阿发给黑达也屯拉黑及其家族则更进一步,他又一次将至纯的教权与至高的王权重新结合,他直接促成了中国苏菲门宦的形成。

众所周知,中国苏菲门宦中包括毕家场创始人马宗生、花寺门宦道祖的父亲等等都是华哲阿发给黑达也屯拉黑的弟子,穆夫提创始人马守真甚至就是他的亲生儿子同样也是弟子。另外通过李太巴巴和通太巴巴两位大弟子,阿发给黑达也屯拉黑又将自己的影响力推进到了更广的范围。

花寺道祖和嘎德忍耶道祖都曾在这二位门下求过学,并得到过指点。所以通太巴巴和李太巴巴因此成为了道祖们的师傅。或许后人们会归根朔源,践行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古话。

华哲阿发给黑达也屯拉黑以前的光阴里,中亚乃格什板迪就传到了也门和埃及等伊斯兰核心区域。华哲阿发给黑达也屯拉黑与李太通太两位也经常游历亚洲各地,他们在也门的道堂就是后来伟嘎耶屯拉求学的地方。虽然路线是也门,先由海路而去,后由新疆而返,但是所学内容却是喀什道堂传出的乃格什板迪,所以才会被后来的无知者误说是只去新疆学习了一段时间。正因为他们的推理是错误的,所以按照他们的推理,如果伟嘎耶屯拉从陆路去中亚过新疆,首先应该过的是叶尔羌。这样就得出了自相矛盾的结果——叶尔羌乃格什板迪在新疆维族中所传的高念派与马明心道祖所传的哲合忍耶名称一样,但内容差异很大。相反,却与喀什道堂所传行持更加接近,因为喀什道堂是那个时代的乃格什板迪的总道堂,那里聚集着各种教团及苏菲门派。

这里面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关于命名,人们往往喜欢将形容词名词化,将泛指的形容词名词化之后变成了特指的名词。
比如虎夫耶,低声的,低念的,原本是一个有泛指功能形容词,一旦被用作名词,就必须特指,因为低念是隐藏的,没有区分度,所有的低念的都是一致的,所以就把所有的低念的都称为了虎夫耶。其实低念的当中也有嘎德忍耶,一般解释是他们后来尊了虎夫耶,其实这是一种没搞懂词性词义的含糊之词。准确的说,这种低念派,应该是嘎德忍耶虎夫耶,也就是嘎德忍耶教团道统中的低念派。

同样的,至于哲合忍耶,高声的,高念的,当它成为名词时就必须特指,而高念是有区分的,所以就有了先入为主——谁最先高念,哲合忍耶这个本来有泛指作用的形容词,就被谁占据特指这一派。

这样,同一个道统系统出来的两支,在面对一块新的区域时,先到的肯定会选择高念、明扬,后到的只能也必须选择低念、隐藏。依禅卡朗的后代中的两支,进入新疆时也是这样的。伊斯哈格先进来,所以必然性的选择了高念,但他的这一道统被维语限定在了口外。华哲阿发给黑达也屯拉黑作为后来者,在口外只能低念隐藏。在口里,他强占先机,先低念隐藏,紧接着高念明扬,两种方式都有。此时,作为喀什一方的竞争者,叶尔羌在口里一反口外传授高念的常态,传授的是“虎夫耶”即以北庄门宦为代表的——叶尔羌低念派。

由此,对于某个道统的一支,不管他是怎么修行,怎么念,在命名的时候,应注意说明修饰限定语:比如乃格什板迪耶高念派,或者明扬的乃格什板迪耶,对应的当是现在中文世界里人们所说的哲合忍耶。

在中国,道乘的长老和真乘的学者没有直接到至乘的导师。中间多了一个兴师重教的环节,这与中华文明的载体中文的强大生命力以及深厚底蕴有关。在中国,穆斯林虽然使用阿语字母拼写方言,但终究没有成为系统的语言。这不像在巴基斯坦,因为伊斯兰的传播,有了一种新的语言乌尔都语。

先有高品的筛海巴巴们传教,中有师表开路,再有学者跟进,后有导师产生。这是中国伊斯兰的传播轨迹,也是苏菲行持的完善过程。

他们中高品的筛海巴巴们以盖斯嘎斯碗嘎斯为代表,以及后来陆海两方而来的筛海巴巴们;
师表开路者以胡登州、常志美、马德新等为代表,他们影响着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整个回回群体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
真乘的学者以王岱舆、马注、刘智为代表,他们完成了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融合,为以后的大融合奠定了理论基础;
至乘的导师以马来迟、马明心、祁静一以及同时代的其他门宦的道祖们还有他们的继者为代表,他们的学识和行持代代相传,至今仍在各自的教团中具有足够的权威。

伊斯兰的传播和苏菲的发展在中国是线性的,伊斯兰在中国一个固定的群体里缓慢前行了一千多年,好像一个独木桥上的过客,不敢轻易的迈开脚步。苏菲行持只在一些门宦传人当中一代接一代的传递,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教团式传播,成了真正的神秘主义。

白轮船 发表于 2012-8-31 23:06:29

赛挖补了,看完后对苏菲的大概完善的过程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追随导师 发表于 2012-9-14 12:25:52

阅读,阅读,努力的学习!

dhahi556 发表于 2012-9-14 14:09:36

赛瓦布了,好文章!:victory:

卡日岗 发表于 2013-8-22 17:34:13

:victory::handshake:handshake

门宦家 发表于 2019-9-14 18:18:34

中国以前没有苏菲 你觉得不可笑吗?

mayupeng 发表于 2022-2-8 20:08:06

我就奇怪价苏菲怎么也在这里出现了

mayupeng 发表于 2022-2-8 20:08:19

我就奇怪假苏菲怎么也在这里出现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中国的苏菲门宦——临夏怀圣堂阿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