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t 发表于 2019-9-10 20:09:27

伊玛目•冉巴尼生活的历史背景及生平事迹

本帖最后由 清真护城 于 2019-9-10 20:56 编辑

伊玛目•冉巴尼生活的历史背景及生平事迹


       伊玛目•冉巴尼被称为第二个千年的“穆占迪底”(宗教复兴家),这是相对伊玛目•安萨里而言的。
       纵观伊斯兰史,举世公认并被冠以“穆乎引丁”(宗教振兴者)称号的有两位,一个是波斯呼罗珊的穆乎引古•阿卜杜勒•嘎迪尔•吉拉尼(1078-1166);另一个是出生于安达卢西亚的穆简引丁•伊本•阿拉比(1165-1240)。
       被冠以“穆占迪底”(宗教复兴家)的也有两位,被称为第一个千年的“穆占迪底”的是出生于波斯呼罗珊图斯的伊玛目•安萨里,他出生于伊历450年(公元1058),殁于伊历505年(公元1111);被称为第二个千年的“穆占迪底”的是生活在印度希尔信迪地区的伊玛目•冉巴尼。他出生于伊历981年(公元1563),殁于伊历1034年(公元1652),享年63岁。他生活的时代大约在我国的明嘉靖(明世宗朱厚)四十二年至明天启(明熹宗朱由校)三年。与我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李贽(公元1527-1602)、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1564-1642),法国哲学家笛卡儿(1596-1650)大致生活在同一时期。
       伊玛目•冉巴尼,全名谢赫•艾哈迈德•本•阿卜杜•艾哈迪•法如格•希尔信迪,“伊玛目•冉巴尼”意为“教诲穆斯林成为完美的人”;或“以全部精力教化有智能者遵守圣行”;或可直译为“近主者的领袖”、“接受天启的教长”。“希尔信迪在南亚次大陆带头反对莫卧尔皇帝阿克巴的信条和主义,批判伪苏菲派的迷狂弃世和泛神倾向,坚决维护正统信仰,被誉为‘(教历)的第二个千年的复兴者’,和‘次大陆穆斯林精神上的监护人’”,他被称为“第二个千年的复兴者”是因为他的宗教复兴活动正值伊斯兰教历第一个一千年结束,第二个一千年开始的时期,相对于伊历第一个千年的宗教复兴家伊玛目•安萨里而故有此称。其根据是因为穆圣的遗训中有:我的教门中每百年有一百年的复兴家,每千年有一千年的复兴家。他们之间的差别就如一百与一千的差别(大意)。
       对这两个“千年的复兴家”在伊斯兰史上的贡献比较而言,如果说“安萨里将苏菲精神体验引入正统信仰体系,不仅使苏菲主义取得合法地位,而且拯救了一筹莫展的艾什尔里教义学,从此,苏菲主义作为正统信仰的一部分,得到权威穆斯林学者公议首肯,而伊斯兰教自身也发生了阶段性的历史变化……他之所以被誉为伊斯兰权威大师,信仰的千年复兴者正是因为他在著述中成功地调和了宗教与哲学、信仰的外部形式与内在精神、正统派与苏菲派的矛盾……最终完成了艾什尔里学派的末竟事业,自安萨里以后,苏菲神秘体验引起伊斯兰教界更广泛的重视”。给当时将伊斯兰教人为的形式化、教条化、表面化、僵硬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注重心灵修养、重视道德情操的强心剂。伊玛目安萨里以他的笔整顿了混乱的思想界,创建了伊斯兰的思想基础,解决了伊斯兰教的思想困境。这一贡献无疑是伊玛目安萨里光辉的不朽篇章。
       那么伊玛目•冉巴尼:“谢赫•艾哈迈德不仅从库夫勒(昧真)的泥潭中拯救了印度政府,平息了本世纪前三四个世纪中横行于印度的毁灭伊斯兰风暴。他的功绩主要应该是以下两个方面:
       一、从哲学家的歪理邪说和出家修行制污浊之水中纯洁了苏菲之源,恢复了正统的伊斯兰苏菲制;
       二、向流行于广大群众之间的蒙昧主义陈规陋习发起了最猛烈的挑战。通过宣誓和指导制,发动了一场遵从沙里亚大法的积极运动,他的组织中训练有素的上万名成员游历印度各地和中亚诸国,为整体首先素质和信仰的提高而奋力拼搏。谢赫•艾哈迈德籍这一伟大工作立足于穆斯林稳麦复兴者之林”。
       伊玛目•冉巴尼的宗教理论宣传与政治实践活动,还成为整个伊斯兰界的先声,对后来(18-19世纪)伊斯兰复兴浪潮的形成起着前驱作用。
       伊玛目•冉巴尼是十六世纪后叶至十七世纪前期莫卧儿王朝统治下的印度著名的伊斯兰思想家和宗教领袖,历经莫卧儿王朝阿克巴与贾汗吉尔(1605-1627)两朝。
       莫卧儿王朝又称莫卧儿帝国,是16-19世纪由原中亚贴木尔王室后裔、阿富汗――土耳其封建主集团首领巴布尔大帝以武国征服印度时,于1526年建立的王朝。“莫卧尔”一词系“蒙古”的转间。莫卧儿王朝从巴布尔大帝至巴哈杜尔沙二世共经历了十七任皇帝。莫卧尔王朝在第三任皇帝巴布尔大帝的孙子乌德丁•阿克巴大帝在位的时期(1556-1605)达到了鼎盛,控制了约占全印度三分之二的版图。到奥朗则布统治时期(1658-1707),除德干的东南部分外,次大陆几乎全为莫卧儿王朝所囊括,形成印度历史上最大的也是最后一个伊斯兰封建王朝。
       阿克巴大帝在位时,在政治上实行了中央集权,规定司法系统独立,中央大法官任命省法官;实行税法制度,废除土地税承包制;制定了促进农业和鼓励经商的政策;实际宗教宽容政策,对伊斯兰教和印度教兼容并蓄,废除对非穆斯林征课人头税;允许被迫改奉伊斯兰教的印度教徒恢复原本的信仰;各级官员除委派穆斯林担任外,也任命印度教徒任职,以消除民族矛盾;宣布废除印度教徒传统的寡妇殉葬、杀婴、童婚等陈规陋习,允许寡妇再嫁;鼓励学术文化发展,提倡伊斯兰文化与印度各种文化的融合。阿克巴统治时期,莫卧儿帝国发展到“黄金时代”,印度达到空前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阿克巴大帝在宗教上制定了一种混合折衷的泛神教,“这种教使伊斯兰教、印度教、耆那教、拜火教、乃到基督教的共同因素都结合在它的教义中。新宗教的基本要求是敬神,神的标志是天上的太阳和地上的火光。1579-1581年,阿克巴颁布“不谬敕令”(即皇帝敕领是不谬的),剥夺伊斯兰教和教法学家的权力之后,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宗教改革的法令,其中以1581年发布的“神条信条”最为重要。信条宣称,理性是探索宗教信仰问题的基础,并据此规定了伊斯兰教的“十诫”和“十德”,十诫包括伊斯兰教提倡的戒绝、淫荡、欲念、私吞、欺诈、诽谤、剥削、威胁、傲慢等8种邪恶,汲取了耆那教的不杀生和天主教的独身主义。十德是心胸豁达、克制恶行、戒除物欲、净化心灵、断绝色欲、格守虔信、忠诚谨慎、文雅慈善。阿克巴颁布“神圣信条”旨在约束朝廷中因循守旧、不容异已的伊斯兰封建贵族,尚未推行到一般穆斯林民众之中,其追随者乘机恭维,尊他为“完人”“千年复兴者”和“划时代的主宰”。以“安拉的阿克巴”相称,向他行叩拜礼(在国王面前吻地是一种旧俗;它是后期奥斯曼王朝苏丹――哈里发宫廷礼仪的一部分,阿克巴把它发展为前额触地)。每天举行四次拜太阳仪式,每日要赞美太阳一千次。印度教的传统当时在宫庭尉然成风。这种“神圣信仰”无疑破坏了伊斯兰教的独特性,削弱了“古兰”与“圣训”的思想主导地位,形成穆斯林被印度教同化的危险。毛杜迪先生认为“国王及其教徒对伊斯兰所做的一切,无不显示着对伊斯兰刻骨铭心的仇恨。”根《伊斯兰教简史》载,“所谓泛神教不过是一种短命的异端,它在阿卡巴生前就已死亡了。临终时,他在床榻上聆听了《古兰经》的诵读,死后按穆斯林的仪式举行了葬礼”。
       阿克巴大帝时期,在伊斯兰教内部,“随着广大穆斯林群众从他国进入印度,将波斯、呼罗珊等地的道德和信仰流行病带进印度,而在印度加入伊斯兰的人并没有接受过纯伊斯兰风格的教育,所以还保持着许多蒙昧主义的遗风陋俗,以上两部分穆斯林混居到一起后,通过思想和信仰上的互相整合,产生了一种奇特的文化复合现象,人们美其名曰‘伊斯兰文化’,其实从不乏多神论思想、种族主义、阶级意识、迷信神化和封建传统。在世俗诱惑中迷失了方向的欧莱麻(穆斯林学者)们不但没有挺身而出,戮破这一文化怪胎的谬误,而且摇身一变成为这个新宗教的专家、司仪,他们接受人们的许愿和礼物,任人肢解完整统一的伊斯兰,苏菲派则陷入泥潭之中,禁俗主义,希腊哲学等鱼龙混杂,由此而产生了异端苏菲学说,严重影响到伊斯兰的信仰和道德,从而使人们认为在伊斯兰中‘脱利格体’(道乘)和‘沙里亚’(教乘)互不相干,甚至与伊斯兰没有关系;同时内学派和外学派(内学派认为每句经文都有其内涵,穆斯林不能只遵循经文的外在意义;外学派则主张以经典表面文字解释经文,认为经文是明确的,并无内在奥义。这二者都是伊斯兰教史上的极端派。译者)相互脱节,强调内在是认识外表的标准,从而致使内学派混淆了合法与非法的界线,从事实上否定了伊斯兰律法,他们为所欲为地制定和废黜法律,以自己的意愿将某些事务定成最重要的功课,大部分‘穆勒西德’(苏菲导师)和‘行路人’(即履行苏菲功课之人)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苏菲哲学的影响,尤为糟糕的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了泛神论(译‘存在的统一’)思潮。”当时印度的卡迪里、车什挺耶等苏菲教团都接受了“存在单一论”的思想。
       伊玛目•冉巴尼是生活在这样一种异端盛行、正教湮灭的时代,伊斯兰世界期待着一位复兴教门、纯洁教义、引导正道的“穆占迪底”(复兴家)来重振日益式微的伊斯兰。也正是这位第二个千年宗教复兴家,不辱使命,使印度的穆斯林摆脱迷误,走向正道,使印度的伊斯兰教重新恢复了它的光明。
       伊玛目•冉巴尼出生在印度拉合尔与德里之间的希尔信迪,据《麦克图巴特•书信集》边文载,希尔信迪是一个森林地区,狼虫虎豹出没的地方。其父阿布都•艾哈迪,其家庭谱系追溯到四大哈里发之一的欧麦尔。其母族系可上溯到卡迪里教团的创始人阿布杜•卡迪尔•吉拉尼。伊玛目•冉巴尼从小接受父训,长大后又遍访各派名师。通背《古兰经》、精通圣训学、经注学、理学、苏菲学。青年时期在锡亚尔科特从苏菲名师学习车什挺耶、苏哈瓦拉迪、嘎迪忍耶教团的学理,后到德理深造。伊玛目•冉巴尼的转折点是他遇上了最重要的导师穆罕默德•巴给•比拉(1563-1603),最终选择了正统的乃格实班迪教财,成为正统信仰的坚定维护者。
       穆罕默德•巴给撒玛尔罕人,“他一生虔敬,把他的全部财产分给穷人,开办学堂和清真寺附属学校,商队、客栈和孤儿院,资助各种社会慈善机关,供养圣族后裔和学者,深受世人爱戴,被称为‘长生不老的长老’”。他在印度建立了乃格什班迪教团。他的最大贡献就是在印度培养了被称为信仰的千年复兴者伊玛目•冉巴尼•希尔信迪。
       伊玛目•冉巴尼在穆罕默德•巴给的精心培育下,走完了苏菲的修炼历程,精神升华到最高境界,从精神的升华回到了现实的世界(即从“陶醉”品回到了“清醒”品)“一马当先公然向当政者庇护下的丑恶现象进行斗争,捍卫受他们仇视的伊斯兰正教”同时对当时存在于穆斯林中的各种异端思想、标新立异的行为、伪苏菲毫不留情地进行了批判和斗争。
       他的导师穆罕默德•巴给曾给一些追随者和学生写信高度赞扬了伊玛目•冉巴尼,他在信中说:“谢赫•艾哈迈德是希尔信迪人,他是受到启示的学者,知识渊博功修强劲的人。他伴随我近一生的时间。我见证了他各种奇异境界状态,他有高尚的德行、崇高的品位。我希望他成为照亮世界的明灯;我坚信他的完人境界”。

       关于伊玛目•冉巴尼的生平事迹,我们选录和摘译了以下几段材料,供读者了解。

《伊斯兰教简史》载:
       信仰的千年复兴者――谢赫•阿赫默德是一位天才的作家和一位雄辩的演说家。富有非凡的洞察力,优越的智力和高度的精神力量。谢赫•阿赫默德甚至受到他的导师、神圣的瓦加•巴吉•比拉的尊敬。1603年瓦加去世后,谢赫•阿赫默德成为纳斯班迪教团的首领。他的著作中包含着令人心醉神迷的言论,它使平庸的读者们感到震惊。谢赫•阿赫默德自称是信仰的千年不遇的复兴者,他的弟子们相信他具有非凡的力量。消息传到吉汗吉尔及其朝廷。宫廷里的御用学者特别反对谢赫•阿赫默德的一项声明,声明宣称他实际上已经通过了精神上的升华阶段,其地位甚至超过了先知的伙伴。一份陈情书呈送到吉汗吉尔面前,皇帝宣召谢赫•阿赫默德入朝说明他的声明。吉汗吉尔在他的回忆录里记载了事件的全部经过,因为他的正统观点,他对这位复兴者使用了相当刻溥的字眼。谢赫•阿赫默德解释说,他所谈的只是瞬间的启蒙,而他的真正的精神地位并未接受正统哈里发的崇高地位;神秘的闪现和亲密灵交的突然迸发是任何人都可能发生的,无须任何精神上的地位。可是,御用学者和吉汗吉尔不能理解他的解释,皇上很不满意。就在这时,一位朝臣向皇上说明,谢赫•阿赫默德入朝时未下跪。谢赫•阿赫默德回答说,一个穆斯林只能在主的面前跪拜。这就更加触怒了皇帝,他以反国家的罪名将他流放到格瓦里尔。这位长老在格瓦里尔度过一年时间,但仍未停止写作或传道。一年以后,他和皇帝和解。吉汗吉尔体面地释放了他,答应将他留在身边或皇家军队里。长老欣然同意,因为这种地位将使他的讲道获得更大的活动范围。这位复兴者证明自己是一位具有高尚人格的人,他为神秘的真理和沙里亚教法辩护,他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奥里雅显迹汇集》载:
       艾哈迈德•法如格•希尔信迪,第二个千年的“穆占迪底”(宗教复兴家),集学者与苏菲于一身的人,纳格什班迪道路的基柱。他的道乘来自于他的谢赫、教门的支援者穆罕默德•巴吉。他的谢赫曾这样说过:“当我到达希尔信时,我在梦中梦见一个人。有人对我说他确是他的时代的‘古图布’,当他看到你时,他会因为那种情况和活动形式而认识你。他对他也说了那样的话。当我进入希尔信迪时,我发现在那儿有一枝点燃的巨大的火炬,它高入云霄,其光充满东西方世界,人们纷纷从其上点亮各自的灯盏,他说,这正是你的事业”。
       谢赫•艾哈迈德•希尔信迪多次说过:我一次又一次地升上了光辉的“阿冉什”,当我升于其上时,我从它那儿看到了伊玛目•谢赫•纳格什迪的位置,我看出在那之上有极少数的一些谢赫的位置,其中有曼尔如菲•库勒黑和谢赫•赛尔迪•罕拉则。在他的位置之下是谢赫•乃智门丁•库卜忍耶和尔俩文丁•阿塔尔,以及其余的谢赫;在这个层次之上是穆圣家族和四大哈里发;在他们之上,我们的圣人位置的一端是全体先知,天仙的位置在另一端,穆圣的位置则更高更上。应知每当我要升华时,那对我来说是轻而易举又是不由自主的。
       希尔信迪说:穆圣向我报喜,的确你在理学知识中是权威,在清算日真主会因你的说情而饶恕成千上万的人,他亲手给我写了引导的凭据,穆圣对我说,在此之前我没有给任何一个人写过这样的东西。
       希尔信迪说:真主使我阅读了复生日进入我们系统的男人和女人的名字,的确我的系统通过我的儿子而保留到复生日,甚至“马赫迪”成为这个系统的一员。
       他说:我看见纯洁的“克尔拜”(天房)围绕着我,向我致敬。
       他说:真主给了我引导事情的巨大力量,那时假若我将它投向树木,它只能干枯而不能发绿。
       一部分谢赫曾写信问他,他所声言得到的那些境界品位,圣门弟子们是否得到?按最相宜的他们得它时是一下了的顿悟,还是逐步的渐悟?………….
       希尔信迪说:我坚信圣门弟子们由于他们仅仅看了一眼穆圣而得到了品位。
       在莱麦丹月开斋的时候,他的十个追随者邀请他去开斋,他便答应了他们,当在夜幕降临的时刻,他在同一时刻亲临十个追随者的每一家,与他们一起用了开斋饭。
       有一个夏巴尔地方的人,特意去拜见谢赫•艾哈迈德,他晚上到达希尔信迪,他在一个反对谢赫的人家过夜,而他不清楚他是谢赫的敌人,这个人便问他是何原由来到希尔信迪,他便对那个人说,是为拜访谢赫而来。他便在其家受到攻击,当那个人看到那一切时,他非常害怕,他便向谢赫求救。他秘密地说:“先生啊!我为追求真理而来,这正是我来拜访你的决心所在”然后他便进入了梦乡。早晨起来一看,那家的主人已在昨夜死亡。他便快速来到谢赫跟前,他要向他陈述这条信息。他看到谢赫面带微笑,并对他说:“晚上的事情已经过去,白天再不要提它”。
       有一个患癞病的人向谢赫请示为他祈祷,他便为他向真主祈祷,他的病就痊愈了。
       当追随他的人越来越多时,招致了当政者对他的嫉恨,将他逮捕入狱,度过了六年的监狱生活。之后便获得自由。他的大孙子谢赫•赛尔迪记载,他被释放的原因是在戒备森严,岗哨林立的监狱中出入自如,每到聚礼日他都神不知鬼不觉地去参加聚礼,然后又返因监狱。鉴于监狱对他形同虚设,便释放了他。
       谢赫•穆罕默德•曼尔苏木(谢赫•艾哈迈德的儿子),有一次得了重病,生命垂危,他的父亲对其家人说:“你们不要担忧他,他是一个长寿的人,因为他承担着引导人的重要使命,他会象我一样,手执传教的权杖,成百上千的求道者会围着他”。正如他说的那样,他一直活到了九十岁。

《伊玛目•希尔信迪―――生平与功修》载:
       伊玛目•希尔信迪,伊历981(公历1563)年10月14日的聚礼日之夜出生于希尔信迪,又称谢赫•艾哈迈德。伊历1034年(公历1625)去世。他的一生包括了伊历10世纪末叶的29年;伊历11世纪初期的33年。他活了63岁。上接伊历10世纪末叶的三分之一,下连11世纪初叶的三分之一(917)。
       他的父亲谢赫•阿布杜•艾哈迪一生有7个子女,谢赫•艾哈迈德排行中间,他幼从父亲学习了种知识,然后去锡亚尔科特,师从各派名师。从谢赫•克玛里•克什米尔学习哲学,理学、法学基础,师从当时的大圣训家谢赫•叶尔古拜•隋尔凡•克什米尔学习圣训学。
       谢赫•穆罕默德•巴吉来到印度之后,谢赫•艾哈迈德随其学习,其师让他获得了乃格什班迪道统,教授了他“虎夫耶”苏菲学理。当他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求教于巴吉时,谢赫出门徒步从很远的距离来迎接他,并让他成为教团的首领。谢赫对他的追随者告诫,唯他的马首是瞻。
       谢赫•艾哈迈德在第一次亲临谢赫的讲座之后,谢赫便非常看重他,只给他传授了在将来要升华于这个崇高品级的“耶盖尼”(定信)。尽管如此,他依然谦虚有礼,克已制欲。
       伊玛目•希尔信迪尽管学业优秀,功修优异,达到了崇高的精神层次,但非常尊重他的谢赫,每当谢赫要求他时,他都面颜大变,周身颤粟。
谢赫与他的关系,则又与导师和学生,谢赫与求学者、追随者的关系不同,有一天他的谢赫针对他说:“艾哈迈德确是太阳,在他的光芒中,像我一样的千百万星宿会黯然陨落”。在这次求教之后,伊玛目•艾哈迈德,便在希尔信迪隐居起来,培育灵性,完善内在。
       伊历1014年哲俩伦丁•艾克巴大帝亡故,他的儿子奴尔丁•贾汗吉尔继承王位,在艾克巴大帝时代,伊斯兰和穆斯林遭受了艰难的窒息,伊斯兰的自由被剥夺。……这种时代随告结束。
       随后,国王要求伊玛目•希尔信迪前往他的驻地,伊玛目便带着他的五个弟子和追随者前往。国王听见伊玛目的到来的消息,便派大臣在路上迎接,国王则在行宫等候。以便在进入王宫时行大礼。当伊玛目进入王宫时,国王却末见伊玛目给他行觐见礼,没有给他行惯常的跪叩礼。国王便问伊玛目末行礼的原因。伊玛目说:“我经常所遵循的礼仪是穆圣倡导的向真主所行的礼仪,除这个礼仪之外我不会别的礼仪。”国王大怒,并对他说:“你给我跪下!”伊玛目义正辞严地说:“我只跪拜真主,他以外的我绝不跪拜。”国王恼羞成怒,将伊玛目逮捕,投入格瓦里尔监狱。
       当时,华哲•阿卜杜•热哈玛尼以法学著作为根据作出了决议,他给伊玛目•希尔信迪写信说:“向皇帝屈从在部分法学著作中是允许的,假如你那样做了,是保护你免遭伤害。”伊玛目断然回绝说:“穆斯林不向真主以外的事物卑恭屈膝。”
       在格瓦里尔监狱中,伊玛目依然传道不辍,并使200名非穆斯林囚徒皈依了伊斯兰教。
       三年后,国王因为他对他的过分行为而感到懊悔;或者认为这些囚禁时间足以教育了他,或渴望与他见面等原因,就又召他入宫,将伊玛目•希尔信迪留在格瓦里尔军营工作。
       伊历1029(公历1620)年6月伊玛目被释放后,回希尔信迪故乡只停住了三天,然后又匆匆返回国王的军营中。其时,由未来的国王,伊玛目的学生现国王贾汗吉尔的儿子沙•贾汗迎接了伊玛目。国王命他留在军中,他接受了这一召唤。他便在这个地方传道授业。
       伊历1032年,伊玛目•希尔信迪住在艾基米尔,有一天,他说我去后世的时间日益临近,他便写信给希尔信迪的孩子们:“我生命中止的时间日益临近,我的儿子们却居住的很远。”有一天他对儿子谢赫•穆罕默德•赛尔迪和谢赫•穆罕默德•曼尔苏木说:“我现在对尘世没有一点兴趣,它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可留恋的。后世已占领了我的思维意识,昭示着去往它的时间日益临近。”
       他在临终前谆谆告诫子女,要遵循圣行,远离标新离异。他对他的妻子说:“在给我穿尸衣和埋葬中要遵循圣行,不可有丝毫的遗弃,用你的‘索德格’的钱给我购买‘卡凡’(尸衣)。你们把我埋在不知名的地方。”
       在他没有嘱咐前,他的孩子们对他说:“遵照你的嘱咐,我们把坟墓选在我们的大哥华哲•穆罕默德•萨迪格坟墓的旁边”(伊玛目的大儿子殁于1025年)。他便说:“太好了,我发现我现在非常喜爱那个地方。”他看到儿子们在听到这话后默不作声,他便对他们说:“如果你们不能把我埋在那儿,就埋在城外我父亲的旁边,或者是花园的任意一个地方,我的坟墓不要粉刷装饰,我殁后不要停放太久。”他看到他的子女们沉湎在思考之中,他的脸上有了笑容,然后他又说:“愿你们幸福,你们可把我埋在你们意欲的那里。”
       在他去世的早晨,黎明时分,他要求取来夜壶,壶中没有放置沙子,他因担心溅上尿点又挡了回去,在场的人说:“你应该去医生那里检查一下沁尿。”他说:“我不想破小净,让我睡在床上,在离去的时间越来越近时,没有宽余的时间去重新小净。”当让他躺到床上时,他便按照圣行的方式,侧身而卧,把右手放在右侧下,诵念记主词。当他的儿子们看到他呼吸急促时便问他:“你怎么样,”他说:“我很好,”然后他再没有说什么,只是记念真主。不一会儿他的“鲁罕”便离去了。这是在伊历1034年2月28日,这一月应是29天,接近伊历三月初,一颗安定的灵魂飞向他的养主,飞向他的创造者,“安定的灵魂啊!你应当喜悦地,被喜悦地归于你的主”(90:27-28)
       当他们要给他行水时,他的右手抓信左手,就像礼拜的那样,大拇指和小拇指扣着手腕。他的孩子们在他殁后便将他的两手分开,但是当人们去看时,他又像礼拜的那样还原于原来的位置。这个姿式一直延续到穿上“卡凡”并被埋葬。直到死亡临近,他的脸上始终带着微笑。正如一首诗哥说的那样:
       阿丹的子孙啊!你的母亲生下你时你嚎啕大哭,
       而人们围在你的周围快乐欢欣,
       当你的死亡来临人们痛哭悲哀,
       你自己要努力畅笑欢快。
       伊玛目的习惯是,无论是出门居家,还是春夏秋冬,都在后半夜,有时在夜的最后三分之一时间起床念记主词,先给他的“乃夫斯”(心灵)洗小净并在这个时间向真主祈祷。然后去小净,他不允许任何人给他灌小净用水。在小净时,除洗脚面对南或北外,他都面向天房方向。他长期保持着刷牙的习惯。然后就又开始诵记主词,念圣训中带来的祈祷词。在副功拜中他聚精会神,心到意到,念长经文;在礼副功拜时沉浸在恐惧和自省当中。注重在晨礼前稍躺一会儿的圣行,然后黎明升起前起来,又重新小净,在家中礼晨礼的圣行拜。在圣行与主命拜之间默念“苏布哈南拉候,窝比哈目迪黑”,“苏布哈南拉黑里尔瑞米”。
       他在黎明前黑暗的最后和东方发白的最初,直到这两个时间的汇合之时,有时偏于黎明前的黑暗,或者黎明东方发白的时候礼晨礼。他全身心的致力于这个礼拜中。像在圣行中肯定的那样,他在这个拜中念长经文(即从49“寝室”到86“十二宫”章)。然后从晨礼后坐到太阳升圆,礼太阳升起后的副功拜,其中经文念的很长。其后便念“奥拉迪”(晨礼后的赞词)和记主词直到这些结束。
       其后便回到家里,关心家人,处理家务。在教诲和指示完日常家务之后,去自己的静室,专心致志的诵读《古兰经》,他要求追随者、求道者在闲暇之后诵读《古兰经》,询问他们的修道状态和事务,给予指导。并在同一时间对伴随者、学生又有特殊要求,教授他们知识和知识的实质,以及崇高的感悟知识。他全身心的致力于对他们的教育。他们告诉他们的境界和状态,他肯定他们专心致志,保密境界状态,跟随圣行,立志高远。
       有一次他在谈到清真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他的使者”的伟大时说:“宇宙万物相对这句话而言,微乎其微,犹如滴水较之于海洋。”
       他鼓励学生、伙伴阅读和研究法学书籍,鼓励他们回到学者那里,向他们请教教法问题。他在礼拜中注重所有的圣行、仪规和佳行。他重视小净后的副功拜,除斋月中的“台勒威乎”(休息)拜外,在清真寺中他没有集体礼过副功拜。他严禁人们在伊历一月第十个晚间或斋月的“盖德尔”夜聚众礼副功拜。
       他去探望病人,给他们做祈祷,他也去探望坟墓,他教授崇高教门的部分典籍,像《嘎锐经注》、《布哈里圣训实录》、《圣训明灯》,教授法学知识和法理学,“克俩目”(理学)知识。也教授苏菲著作《认主者的心灵知识》等。但是在教授这些课程中,他从不讨论和争论,没有这样或那样的议论。
       他非常重视斋月的功修,他在这一月中最少封印三遍《古兰经》,重视背记《古兰经》,他以圣训中带来的功修“奔忙开斋,推迟斋饭。”
       伊玛目•希尔信迪共有六个孩子,两个在伊玛目在世时很小就去世了,他俩是谢赫•穆罕默德•凡勒赫和谢赫•穆罕默德•尔萨。
       他的大儿子谢赫•穆罕默德•萨迪格在获得宗教与修道知识,并在修道完美之后,于1025年25岁时去世了,他在他们父亲在世时就已登上顶峰,他具有其父的所有美德,有领受内学和完美灵魂的先天秉赋。他的父亲在信中说:“我的大儿子,集中了我的心灵知识和内在本质,具有苦修和提升的两个品级。”
       他的第二个儿子谢赫•穆罕默德•赛尔迪,生于伊历1005年,殁于1070年6月27日,在道乘传播中是一位重要的伊玛目,他教了很多深长,引导了许多修行者。
       他的第三个儿子是谢赫•穆罕默德•曼尔苏木,他是其伟大父亲知识的继承者,其心灵知识和实质的注解者。是他父亲的替位人,是他亲手传播了复兴的道乘。他影响和改变了许多学者,他们从他那里受益匪浅。甚至有人说:“谢赫•曼尔苏木是两个地方的明灯,他的光辉和吉祥照亮了从印度到罗马的大地。”
       谢赫•穆罕默德•曼尔苏木的著作,就是注解和编篡了其父的三册《书信集》,它是知识、经验和玄机的宝库。他生于伊历1007年10月11日,殁于伊历1079年3月9日。
       他的第四个儿子谢赫•穆罕默德•耶海雅,伊玛目•希尔信迪去世时,他才九岁,他的知识受教于其兄,他们手把手的培养了他,他们给他传授了道乘。他殁于伊历1096年。

小t 发表于 2019-9-10 20:14:11

网上找到的文章,好像才有一些描述不是很“正面”,有以偏概全之嫌疑。
时间上也有错误。

小t 发表于 2019-9-10 20:18:28

安萨里(1058~1111) 伊斯兰教权威教义学家、哲学家、法学家、教育家,正统苏菲主义的集大成者。全名艾布·哈米德·穆罕默德·伊本·穆罕默德·图西·安萨里。生于波斯霍拉桑的图斯,出身于纺毛工匠家庭。安萨里”由“纺毛者”一词派生而来,并以此名著称于世。
冉巴尼(1563-1652),伟大的伊斯兰思想家,伊斯兰苏菲的集大成者。冉巴尼出生在印度拉合尔与德里之间的森林地区--希尔信迪,其家庭谱父系追溯到四大哈里发之一的欧麦尔,其母族系可上溯到卡迪里教团的创始人阿布杜·卡迪尔·吉拉尼。
阿卜杜·卡迪尔·吉拉尼(‘Abd al-Qadir al-Jilanī 1077~1166),伊斯兰教苏非主义学者。亦名吉里。生于伊朗吉兰。
伊本·阿拉比(1165~1240),生于西班牙的穆尔西亚。早年就学于塞维利亚和休达,深受两名女苏非的影响。


上面是百度的资料,时间上有一个基本了解了。

小t 发表于 2019-9-11 18:32:23

从时间上看,
安萨里和阿卜杜·卡迪尔·吉拉尼基本同时期,他们的时间最早,约一百年后,是伊本·阿拉比。
再往后四百年才是冉巴尼。

冷颜 发表于 2019-11-8 08:56:53

值得尊敬的前辈http://www.chinasufis.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8.pnghttp://www.chinasufis.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8.pnghttp://www.chinasufis.com//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8.png

真理真爱 发表于 2020-2-24 21:03:30

从这里也看出印度伊玛目冉巴尼旁边的一个墓是冉巴尼巴巴的父亲的墓是对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伊玛目•冉巴尼生活的历史背景及生平事迹